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陈永亮)7月9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筑梦仲夏,童心绽放”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西安市未央区常青社区,以知识为笔、以情怀为墨,为社区儿童绘制出一幅融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成长画卷。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的生动注脚,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在少年心间播撒下爱国爱党的种子。
晨光初照,实践团成员已化身“成长引路人”。在社区活动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课业辅导温暖开场。志愿者们俯身倾听孩子们的困惑,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他们突破知识难点。从数学题的逻辑推演到语文课文的意境解析,志愿者们用耐心与专业,让学习的乐趣在互动中悄然生长。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辅导作业。王佳悦 供图
随后,胡钰轩老师以“红色纪念日不能忘”为主题,开启沉浸式党史教育课堂。她以时空为轴,串联起五四运动、建党伟业、抗战烽火等重要历史节点,用童趣盎然的语言讲述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将“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纪念日背后的精神密码,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鲜活记忆。课堂尾声,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党徽、裁剪红色剪纸。稚嫩的指尖在彩纸上翻飞,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党徽、一幅幅饱含深情的剪纸作品,成为他们向革命先辈致敬的独特方式。
图为小朋友展示制作的党徽作品。王佳悦 供图
午后的“祖国旗帜在我心”主题课程,由吴燕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启视觉与精神的双重探索。课堂上,国旗的庄严、党旗的神圣、团旗的昂扬、军旗的威武依次铺陈,吴老师通过对比讲解、互动问答,让孩子们深刻理解每一面旗帜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与精神内核。在实践环节,志愿者与孩子们通力协作,将对祖国的热爱倾注于国旗制作之中。当孩子们高举亲手完成的国旗,齐声喊出“我爱祖国”时,炽热的爱国情怀在活动室中激荡回响。
图为小朋友正在制作国旗。王佳悦 供图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在常青社区的阳光下定格合影。此次实践,既是高校学子践行“三下乡”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的有力见证。
图为志愿者在孩子们放学后进行课程总结。王佳悦 供图
从课堂到手工,从知识传递到精神浸润,这场充满温度与深度的实践活动,不仅为社区儿童带来知识与欢乐,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深深植入少年心田。青春与童心的碰撞,知识与情怀的交融,正谱写着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动人篇章。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