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管学子暑期三下乡|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困境
2025年7月13日,公管养老三下乡-适老化研究团队走进西安市鄠邑区多个社区,开展老年人数字时代适应情况的实地调研。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社区角落,用耐心倾听老人心声,只为摸清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真实障碍,为破解“数字鸿沟”难题提供实证参考。
图一 实践团队在友谊路社区进行集体合照
清晨的阳光安静地洒在泰和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的玻璃门上,屋内桌椅整齐排列,仅有零星几位老人在休息。队员们发现大部分老年人仍使用老年机,对于智能手机较为陌生。当被问及是否使用过手机支付或线上挂号功能时,老人们纷纷摆手,“屏幕上字太小”、“点来点去怕弄错”的顾虑反复出现。
图二 实践队员与居民交流
逍遥路社区的氛围稍显热闹。社区广场上,有老人正拿着智能手机刷短视频,或是用微信与家人聊天。但深入交流后队员们发现,老人们的数字技能仅停留在基础功能的使用,对于线上挂号、社保认证等复杂的线上操作依旧感到困难。社区服务中心内,偶尔可见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下棋,智能健康监测仪、视频医务室等智能设备蒙着层薄灰。
调研中,队员们化身"数字辅导员",耐心指导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从开机解锁到软件操作逐一演示。但老年人学习速度较慢,简单操作常需反复教学。其数字障碍不仅源于技术,更来自心理:有的担心支付安全问题,有的因多次学不会二维码而减少外出。社区工作人员坦言,虽想帮助老人,但受限于人力和时间,往往力不从心。
图三 实践队员与居民交流
人民路社区、惠丰社区和友谊路社区的情况大致相似:每个社区都设有老年人服务中心,但使用率不高;数字适老化智能设备成了闲置的“摆设”;简化版APP的推广卡在“没人教”的环节;老年人对于数字产品既有着融入的渴望,又因缺乏指导和适配的服务而望而却步。
图四 实践队员与居民交流
调研发现,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老年群体中划出了一道"数字鸿沟"。面对"二维码""验证码"等数字工具,老人们常因"怕出错、怕诈骗、怕被嫌"而却步。老年人适应数字时代,不仅要学习智能设备操作,更要克服心理障碍。
此次调研让我们深切体会到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通过更多帮助、耐心与陪伴,让老年群体也能共享数字时代的红利,不被飞速发展的科技浪潮遗忘。
编辑人:康玥颖
供稿人:逯雪梅、唐雪彤、余婷、卢麦嘉
日期:2025年7月16日
指导老师姓名及联系方式:刘妍珺老师18700870520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