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校地共话“两路”精神 座谈深研时代新话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把握其在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7月18日,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与格尔木市市委宣传部在市文化馆联合举办“‘两路’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主题座谈会。长安大学师生代表,格尔木市市委宣传部、文旅局和市文联相关领导参会。
图为实践团队参加“两路”精神座谈会
会上,格尔木市委宣传部负责同志系统梳理了格尔木作为青藏公路起点和重要节点的城市发展脉络,深入阐释了“两路”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在格尔木建设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并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两路”精神融入城市治理、文化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市文旅局的相关领导通过讲述筑路英模的感人事迹和格尔木城市发展中的鲜活案例,生动具象地展现了“两路”精神所蕴含的崇高理想信念、无畏牺牲奉献和深厚家国情怀,为抽象的精神注入了血肉丰满的实践注脚。市文联的专家则从文化哲学的高度,深刻论述了“两路”精神与昆仑文化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指出“两路”精神是昆仑文化中坚韧不拔、开拓进取、守护家园等优秀品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集中表现与升华,两者共同构筑了支撑高原人民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支柱。
图为与会领导介绍相关情况
长安大学郎亮明老师向与会领导介绍了长安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特别是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公路黄埔”的办学特色。他着重强调,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与长安大学“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校训精神高度契合,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内在要求。郎老师详细汇报了实践队近期在青海多地围绕“两路”精神历史遗存保护、当代传承现状及其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等方面开展的深度调研成果。座谈中,实践队员们围绕“两路”精神的时代价值这一核心议题,与领导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图为郎亮明老师介绍此次专题调研情况
本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校地联动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次理论武装与精神洗礼的深度课堂。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社会实践队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持续深化对“两路”精神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努力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同时,将把此行汲取的精神力量内化为奋发学习的动力和报效祖国的志向,争做“两路”精神的忠实传承者、积极弘扬者和自觉践行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长安大学学子的智慧和力量,让“两路”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图为实践团队同与会领导合影留念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