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

2025-07-18 浏览:

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实践团第四天纪实

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与产业发展潜力,助力乡村振兴,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今日在蒲城县荆姚镇聚焦当地特色产业——玉女手织布,开展了扎实深入的问卷调研与人物访谈工作。

实践团队成员们精心设计并发布了《玉女手织布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手织布技艺传承情况、生产者经营现状、产品市场认知度、消费者偏好、发展瓶颈以及政策需求等多个维度。队员们分组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当地织娘、作坊经营者、合作社负责人、潜在消费者以及文旅从业者等广泛发放问卷,认真倾听不同群体的心声与建议,力求获取真实、全面的第一手数据。今日共成功回收有效问卷20份,这些宝贵的数据将为后续分析玉女手织布产业的生存状态、市场定位和发展路径提供坚实的量化支撑

 

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实践团队重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人物进行了深度访谈。队员们拜访了数位技艺精湛的资深织娘,听她们讲述与织布机相伴数十年的故事,感受指尖穿梭间流淌的岁月与匠心。同时,队员们也访谈了致力于玉女手织布产业化和市场开拓的负责人,他们分享了在产品设计创新、品牌打造、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也坦诚地交流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如原材料成本上升、生产效率局限、市场认知度有待提高、设计人才缺乏等。这些面对面的交流,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在当代生存发展的复杂性与可能性,也捕捉到了产业振兴的希望之光。

 

今日的问卷发布与深度访谈,是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实践团队调研玉女手织布产业的关键一步。通过数据收集与故事挖掘的双重路径,队员们不仅初步勾勒出该产业的基本面貌,更触摸到了其背后深厚的文化根脉与鲜活的时代脉搏。队员们认识到,玉女手织布不仅是精美的织物,更承载着地方文化记忆与乡土情感,其传承与发展对于促进当地就业、弘扬非遗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实践团队将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并整理访谈录音形成详实的案例报告。基于调研成果,团队将尝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探索玉女手织布在坚守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对接市场需求、讲好文化故事,为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织”就更加锦绣的前程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 ”赴蒲城三下乡社会实践团 供稿)

(2025年7月15日)

 


责任编辑:刘怡菲 曹馨雨 文姝睿 张梦婷 武
相关文章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耕者调研队赴太白县咀头镇开展暑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耕者调研队赴太白县咀头镇开展暑期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探访咸阳民办红色博物馆,于历史回响中感受信仰的温度

探访咸阳民办红色博物馆,于历史回响中感受信仰的温度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化药学院调研队赴凤县主题学习调研:追寻红色足迹,感

化药学院调研队赴凤县主题学习调研:追寻红色足迹,感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