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实践队师生走进民族乐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艾依提·依明的家中,探寻手工乐器背后的文化密码与传承故事。
乐器为证:三代匠心的传承之路
当实践队员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艾依提·依明的小院时,迎接他们的是传承人女儿略带伤感的笑容。“父亲在不久前因病去世了。”简单的一句话,让队员们心中的期待多了几分沉重。院子里,艾依提·依明生前制作的弹布尔、都塔尔等乐器静静陈列,木纹里还留着老手艺人反复打磨的纹路。
“父亲一辈子就爱琢磨乐器,每每走进这个房间,就仿佛看见父亲在屋子里坐着叫我一起来看乐器。”热汗古丽一边介绍着乐器的种类和区别,一边哽咽讲述着父亲的故事:从15岁随着爷爷学艺,到成为国家级传承人,在艾依提手中,一把把都塔尔、弹拨尔、热瓦甫等乐器诞生,每一件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从掏挖桑木、烤制成型、拼接雕花,到放置弦码、抛光上漆,每一步他都亲力亲为,制作一把萨塔尔往往需要3个月左右,复杂的工序里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和匠人精神。
图为实践队队员和传承人艾依提·依明的家人的合影 陈嘉楠 供图
匠心守望:从手工制作看非遗的生命力
在艾依提的工作室里,实践队员们近距离观察了维吾尔族乐器的制作全过程。从选料开始,大多是当地特有的桑木,经过晾晒、阴干等多道工序,才能确保木料不易变形。制作琴身时,全靠手工刨削。琴弦的选材与固定更是讲究,直接影响乐器的音色。
艾依提制作乐器用心细致,质量较高,广受欢迎,常有外地客商慕名前来采购,每年乐器销售收入可达10-20万。艾依提用50余年时间将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打磨得炉火纯青,他做的乐器音色清亮。看着墙上老人与乐器的合影,队员们默默记录下那些刻满岁月痕迹的制作细节,仿佛能看到老人伏案刨木、调试琴弦的身影。
“这些步骤父亲从没教过捷径,他说:慢工出细活,手工制作是具有灵魂的。”热汗古丽解释说:“现在乐器制作一定是没有父亲在世好了,但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传承下去。”队员们注意到,工作室的角落里堆着不少半成品,这是艾依提留下最珍贵的“财富”
图为热汗古丽在艾依提的工作室为队员们讲解乐器制作过程 陈嘉楠 供图
聚力同行:互联网创新合作,产业转型
在和热汗古丽告别后,我们走进了加依村乐器合作社,迎接我们的是新和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魏浩东,他在硕士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疆工作。随后,他带领实践队成员观摩了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及乐器的生产过程,他介绍到:“非遗传承正迎来新的活力,我们借助新媒体推广,通过品牌化运营,结合本地文旅产业进行非遗产品的开发、包装设计和销售,帮助村民致富增收;并通过直播,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扩大品牌影响力。”
图为加依村乐器合作社新和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魏浩东为实践队员讲解合作社非遗产品转型的具体举措 陈嘉楠 供图
薪火相传: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调研途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非遗传承的紧迫性与希望。艾依提用一生守护技艺,而现在,需要我们年轻人接过接力棒。实践队在返程路上聊到。“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活着的文化。”指导老师杨倩感慨道,“它需要有人坚守传统,更需要年轻人用创新思维让它适应时代。”实践队队员纷纷表示,将把此次调研形成报告,呼吁更多青年关注少数民族非遗传承,用专业知识为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图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音乐器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琴师正在为新制作的“都塔尔”调音 陈嘉楠 供图
艾依提·依明用一生证明:真正的传承,是把每把乐器的灵魂唤醒,把每道工序的分寸守住,让民俗技艺在指尖延续;而合作社的探索则告诉我们,传承从来不是固守过去,而是像老匠人对待木材那样——既要保留骨子里的“魂”,也要让它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扎根生长。
离开加依村时,夕阳下的小院里传来悠扬的琴声。琴弦振动间,仿佛能听到新旧传承的对话——这既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