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曼婷)为探索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的融合路径,助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7月8日,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筑迹千年·智启新榫"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西安历史文化核心区,开展建筑遗产考察与文化场景探究活动。在指导教师落昊飞的带领下,实践队以"专业观察+文化衔接"为抓手,聚焦安仁坊遗址与易俗社文化街区,通过遗址考据、场景体验与多维分析,为后续设计实践积累关键素材。
当日上午,实践队首站抵达安仁坊遗址展示馆。展馆坐落于唐代安仁坊宅邸遗址之上,队员们透过玻璃观景台,清晰观察到夯土台基、车辙痕迹及散落的莲花纹方砖、筒瓦等建筑构件。队长秦梓逍结合《长安志》记载,讲解唐代坊制格局与"东贵西富"的居住特征。队员们重点测绘西北隅坊墙基址及横街排水系统,记录青砖包砌的夯土地基形制。
展馆二层通过微缩模型与声光电技术,复原了唐代里坊生活场景。队员们驻足观察唐代服饰展区,记录从初唐到晚唐女性妆发的演变特征,并体验互动装置模拟箜篌、羯鼓等乐器的演奏。在"十二时辰"数字展区,动态影像呈现了坊门启闭、仕女聚会、僧人煎茶等生活细节,为后续文创设计提供鲜活素材。
易俗社文化街区考察中,实践队结合秦腔艺术与仿古建筑群,讨论"传统戏曲元素与积木文创的融合路径",重点记录戏台藻井纹样、砖雕图案等装饰特征,为产品设计积累多元文化素材。成员们望着戏台上的层叠藻井感慨:"原来秦腔的抑扬顿挫早被建筑'记录'下来了——藻井的螺旋结构像极了戏曲旋律的起伏,这种动态感若转化成积木的拼接逻辑,或许能让传统艺术以更鲜活的方式'站'起来。"
此次实践以遗址考察与文化场景探究为切入点,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思维的深度碰撞。实践队通过实地观察、工艺体验与跨学科分析,深化对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理解,为后续文创设计奠定坚实基础。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