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路启新程——长安大学赴长三角“交通强国筑路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与西北工业大学青悟时代声专题实践团一起前往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共同追寻抗战先烈,感悟“八百壮士”的坚守与担当,从先辈的足迹中汲取奋进力量。
血鏖淞沪:烽烟淬骨,脊屹山河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战役,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纪念馆内,讲解员的声音将队员们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图为实践队员看四行抗战纪念馆前言。周崟堃供图
淞沪会战形势图上密密麻麻的红色箭头,标注着日军的疯狂进攻路线;泛黄的照片中,战士们在断壁残垣中冲锋的身影,定格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姿态。据史料记载,会战中,中国军队先后投入约80万兵力,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机械化部队,毙伤日军4万余人,打破了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
坚守四行:弹雨硝烟,忠魂永驻
面对数万日军的围攻,谢晋元将军率领“八百壮士”以仓库为依托,利用建筑结构布防,孤军坚守四昼夜,击退日军数十次进攻,用最小的代价牵制了敌军兵力,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
雕塑再现了仓库墙垣被敌舰炮轰开缺口、敌兵涌入的危急关头。数位战士挺身而出,毅然拉响手雷与敌同归于尽,用血肉之躯填补了防线的缺口。队员们感受到将士们熔铸生命的忠诚担当,以及向世界宣告抗战到底的钢铁意志与必胜信念。
图为舍生取义雕塑群像。周崟堃 供图
孤军抗争:绝境燃犀,血帜擎天
展厅陈列了“八百壮士”的撤退线路图,该图展示了短短十二个小时内“八百壮士”从四行仓库边打边撤、艰难抵达胶州路孤军营的行程。线路虽曲折蜿蜒,却彰显出战士们抗战到底的决心。
展厅一隅,英名墙镌刻着323位壮士的姓名。明知寡不敌众,他们毅然选择战斗,愈是艰险,愈要迎难而上,这份“孤军不孤”的壮举,源于对民族的赤诚; 这攻坚克难的勇气,正是“八百壮士”留给我们不朽的精神财富。
图为英名墙。胡杰闻 供图
不朽丰碑:砖魂铁血,春砺梦锋
从淞沪会战的‘守土有责’,到新时代的‘交通强国’,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担当。四行仓库斑驳的外墙上,弹孔与裂痕在夕阳里投下深浅不一的影子。这些痕迹是历史的刻痕,也是跨越时空的对话者——它见证过八十余年前的殊死坚守,如今又映照着两所高校学子并肩而立的身影。
长安大学的笃学创新,西北工业大学的公诚勇毅,在这一刻与墙内的勇气与担当共振。合影定格的不仅是两所学校的情谊,更是一代青年对“不忘来路”的承诺。
图为实践队同西北工业大学青悟时代声专题实践团合影。相欣宇 供图
历史的回响永不消逝,踏访四行仓库,铭记烽火岁月,接受崇高信仰的洗礼!队员们将带着这份红色记忆,把“坚守”“担当”“奋斗”融入专业学习与实践中,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续写新的篇章。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