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号召,引导新时代青年在实践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时代使命,西安外国语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的现实路径为主题,于2025年7月14日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开展杨家将战鼓文化调研活动,对曾经参与过杨家将战鼓活动的学生进行访谈。本次访谈通过与神木大学生的交流,深入了解“神木杨家将战鼓”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德育、美育中的独特价值。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李同学进行访谈 邵珥晴供图
神木作为杨家将文化发源地之一,其战鼓文化承载着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历史记忆。在访谈过程中李同学表示,自己通过高中杨家将威风锣鼓队的排练和表演这样一个契机,不仅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这项传统文化技艺,同时提升了自己对于家乡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更为深刻的理解了忠义精神对当代青年的爱国精神的培养。在访谈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也从中感受到,许多参与杨家将战鼓表演的同学,起初都是因“新奇”而加入并参与相关活动,却在训练过程中逐渐产生文化归属感。
在交流时李同学回忆到自己在高中时参与杨家将威风锣鼓队训练的经历,表示学生们需要精准掌握不同鼓点的含义,例如急促的鼓声代表冲锋,缓慢的鼓点象征防守。这种严格的训练节奏,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性与团队协作能力,但李同学表示“这不是枯燥的训练课,而是动起来的艺术。”这也为学校将“神木杨家将战鼓”等传统文化融入美育课程之中提供了思路,让传统文化课程打破枯燥的说教模式,实现“寓教于乐”。
在访谈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问到是否愿意将“神木杨家将战鼓”介绍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一文化时,李同学表示自己十分愿意将杨家将战鼓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感受到自己家乡独特的地域文化,并表示自己愿意通过朋友圈、抖音等视频平台对杨家将战鼓文化进行推广宣传。战鼓的“威风”不仅体现在艺术表演时气势磅礴的一面,更在于其能够连接古今的精神内核,杨家将战鼓文化的宣传,促使当地人民尤其是青年学子更加主动了解神木的地方史,甚至愿意主动通过短视频平台制作相关科普视频,利用新媒体缩短战鼓与年轻人的距离,让地方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年轻人的生活。这种从“参与”到“传播”的转变,也是文化自信在青年群体中落地生花的生动体现。
更引人注目的是,实践团成员在对李同学的访谈中了解到,近期杨家将战鼓已通过赴海外展演的方式“火出圈”,战鼓文化实现了从校园到国际的跨越,“忠勇爱国”的精神也成为了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在访谈中李同学也表示自己愿意继续参与到此类文化交流活动之中,让校园里的文化实践在国际舞台上精彩亮相。杨家将战鼓的成功“破圈”,既守住了地域文化根脉,又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成为神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鲜活名片。
从历史回响到青春共鸣,从校园操场到国际舞台,神木杨家将战鼓文化在当代青年手中被赋予新的生命力,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正在以更生动鲜活的方式续写文化传承新的篇章。
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2025年8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实践团启程前往川藏公路,开展沿线服务站设施优化调研。团队 依托专业北京, 从成都平原启程,沿国道318一路西行,深入新津、浦江石像、天全、泸定、折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学子深入雪域高原,为川藏公路服务站升级注入专业智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邓科 刘艺柔)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发展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的号召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天路驿
2025年8月9号至8月1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团的7名同学前往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了暑假 “三下乡” 实践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位
6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以“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与精神传承”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本次实践团队由学子王子豪担任领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