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投身志愿宣讲,技能铸梦青春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4-08-23 浏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相关要求,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材料工程学院以学校“红色匠心”校园文化为引领,以陕西省十佳候选公益团队鸿鹄暖阳社、陕西省样板团支部i未来协会成员为骨干,以教育部西安核设备就业育人基地建设项目为依托,组建“红色引领,匠心铸梦”两弹一星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并成功入选2024年团中央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以此为契机,“两弹一星薪火传,匠心铸梦正当时”暑期社会实践团聚焦“两弹一星”精神和学校“红色匠心”文化的契合点,于6月25日至7月2日,面向校内高端装备制造类专业、区域内中职学校及中小学生,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神圣的核事业”、“神秘的核工业”、“神奇的核科技”四大主题,针对不同年龄群体开展了系列精神宣讲、知识问答活动共计8场、团队志愿服务总时长74小时、覆盖宣讲对象1300余人,让更多人了解我国的核工业发展,激励当代青年接续奋斗,奋勇前进。

深入调研学习,了解核工业知识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与影响,实践团成员线上线下相结合,并分成多个小组,分头行动,开展调研学习活动。线上实践团成员主要借助网络资源以及陕西工院图书馆,以查阅“两弹一星”历史文献资料为主。从珍贵的照片、书稿到详细的报告、文件,每一份资料都让实践团成员更加清晰地看到了那段历史的轮廓,也让大家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线下实践团成员们精心设计了调研问卷,面向在校大学生、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开展了“核工业知多少”的调研,在发放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结合自身所学专业,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将核工业复杂原理化繁为简,为大家带来了核工业知识讲解,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核工业发展历史。

开展主题宣讲,宣传核科普知识

实践团依托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陕西工匠学院等平台,首先在校内面向材料、航空、机械三个二级学院装备制造类专业学生开展“两弹一星”宣讲活动,帮助学生坚定“科技报国”初心。随后实践团成员深入咸阳渭城区社区、中小学开展相关志愿宣讲活动。实践团成员们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向社区群众、中小学生讲述了中国核工业在党的领导下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转变跨越。还向他们科普了“华龙一号”、“人造太阳”等知识,也讲述了郭永怀、王淦昌、彭士禄等核工业人艰苦奋斗、可歌可泣的科研探索故事。提升了他们对核能的认知,引领大家领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并激励青少年学习核工业人崇高的精神品质,努力奋斗、不负青春。

图片7.jpg

图片13.jpg1.jpg

开设特色课程,激发核探索兴趣

实践团成员们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寓教于乐,面向学龄前小朋友,进行了华龙一号模型的组装、核工业基地拼图的拼接,开展了核知识飞行棋游戏、方块卫星的折纸游戏和核事业绘本阅读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趣味互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到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魅力。小朋友们在欢乐中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也让他们对科技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屏幕截图-2024-07-27-225726.jpg

寄情向苍穹,飞星跃月华。核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背后离不开无数科研专家的无私奉献。实践团成员也在宣讲中不断学习“两弹一星”元勋胸怀祖国、矢志报国的爱国精神以及求实进取、协同创新的的奋斗精神,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屏幕截图-2024-07-27-225856.jpg

责任编辑:黄杰
相关文章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