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外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儿童精神文化大发展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4-08-15 浏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儿童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与爱“童”行暑期支教队于7月20日至7月27日在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白家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志愿者们精心设计的多样化课程,为白坪村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色彩。

音乐之声:古诗成歌传古韵,手势舞乐育童心

支教期间的音乐课,志愿者们创新教学。将古诗词唱成歌,让孩子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词句化作悠扬的歌声,孩子们沉浸在诗词与音乐融合的美妙中。课桌舞的学习更是让课堂充满了欢乐与活力。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孩子们用灵活的双手舞动出各种姿态,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喜悦。特别的音乐课,为他们打开了艺术之门,点亮了梦想之光。

8.jpg

图为志愿者在为学生上诗词音乐课

1.jpg

图为学生们学习课桌舞

美术课堂:树叶拓印呈新意,剪纸艺术展才情

在白家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支教美术课正在展开,为孩子们打开了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之门。树叶拓印画让孩子们与自然亲密接触。他们用颜料印出树叶的纹理,组合出奇妙图案。剪纸环节更是精彩,孩子们用剪刀剪出心中所想,有可爱动物,有美丽花朵。美术课激发了孩子们的无限创造力,让他们将普通的树叶和彩纸转化成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7.jpg

图为孩子们正在制作树叶拓印画

2.jpg

图为学生们的树叶拓印画作品

心理健康:滋养心灵,助力成长

在支教的旅程中,心理健康课成为了孩子们心灵的避风港。课程中的情绪管理,让孩子们清晰地认识到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学会合理地调节和控制,不再被负面情绪所困扰。优点树的环节充满温馨与鼓励,孩子们认真思考自己的长处,将其化作树上的累累硕果,自信心在一笔一划中悄然生长。这堂心理健康课,犹如阳光雨露,滋养着孩子们的精神文化世界,让他们的心灵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4.jpg

图为志愿者正在上课

闪光点和泥点.jpg

图为志愿者正在上课

优点树.jpg

图为学生画的小树

在这次三下乡支教的旅程中,音乐、美术和心理健康课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白家小学学生的精神世界。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音乐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在美术里展现独特的想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会积极面对生活。虽然支教的时间有限,但我们相信,这些课程所播下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扎根,未来必将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为乡村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更加绚烂的色彩。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力量汇聚,共同守护这份希望与梦想。


责任编辑:赵晓雅
相关文章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