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龙谕酒庄 探索酿酒技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4-08-12 浏览:

中国银川8月1日电(通讯员刘溢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贺兰孕葡·黄河润疆”调研队来到位于宁夏银川贺兰山东麓的龙谕酒庄,为深度探究酒庄在农业技术创新与自然环境所呈现的挑战下,如何凭借其独到的酿酒技艺,辅以自然的恩赐与科技的力量,酿造出品质卓绝的葡萄酒。

在龙谕酒庄形象大使刘娜的引领下,调研队得到了关于酒庄地理条件的全面介绍。宁夏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葡萄的生长创造了理想条件;而贺兰山的天然屏障则有效阻挡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和沙漠风沙的侵扰。尽管山区特有的强风带对葡萄生长带来了挑战,却也筛选出了更具坚韧性的葡萄品种。这些葡萄虽然产量有限,但营养价值高,非常适合酿造高品质的葡萄酒。

酒庄坐落于风景如画的贺兰山脚下,占地面积达到5265亩,拥有长达3300小时的日照时间,远超波尔多产区,这为葡萄的充分成熟提供了有力保障。主导种植的赤霞珠品种,使这里成为全球首个利用赤霞珠酿造多种葡萄酒的产地。除了传统干红外,酒庄还创新性地研发了干白、黑中白等多款葡萄酒,由于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深受市场欢迎,其中黑中白更是获得了国家专利。

针对宁夏独特气候条件的挑战,龙谕酒庄采用了先进的滴灌系统,这一措施不仅显著节约了水资源,还有效减少了土壤板结,确保葡萄根部能够有效吸收水分和养分。在冬季防寒处理方面,酒庄结合了人工与机械操作,机械设备主要负责松土,埋土环节则由工人手工完成,从而确保滴灌管道不受损害。这种精细的管理方式既保护了葡萄藤的安全过冬,也保持了灌溉系统的完整。

龙谕酒庄的成功,源于它对自然挑战的应对能力,更在于对葡萄酒品质的持续追求。通过与国际酿酒大师的合作,酒庄不断探索和创新酿酒技术,致力于打造中国顶级葡萄酒品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的葡萄酒选择。

在宁夏葡萄庄园,每一瓶葡萄酒都承载着对卓越品质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示了酒庄在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完美结合

责任编辑:刘溢伦
相关文章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