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守护绿水青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实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4-08-23 浏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守护绿水青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11日-8月12日前往太平国家森林公园、祥峪森林公园、万花山风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勘察森林公园内的生态保护情况,发现当地的生态发展问题并进行分析。

e983867fa5db98553ac2820c5a283a8.jpg

太平国家森林公园整体环境较好,地上没有发现任何的垃圾,景观管理恰当,对原生态森林保存的很好。

通过实地调研,团队发现景区环境治理井然有序,吸引众多游客,但是仍存在乱丢垃圾,随意踩踏破坏景区环境的行为。必须深入推进景区全域旅游环境整治,把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保护生态、爱护环境”为广大游人提供一个优美、秩序整洁的旅游休闲环境。                                                               

为了推进景区环境治理工作,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守护绿水青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11日进入草堂村拜访村委会并走访居民,询问当地的景区环境状况,让村民们了解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做法,为生态环境保护出谋划策。

活动以多种形式进行,包括发放宣传单、互动交流、户外体验和实地参观等环节。在发放宣传单过程中,我们向农村居民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介绍了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环境恶化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同时,还分享了一些简单实用的环保技巧和方法,引导农村居民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减少废弃物产生。 

37b2da04849be17c8b1de6dfecdf1d7.jpg

此图为小组组长对有孩子的家长宣传有关防火的知识以及对小孩子进行宣传保护水资源,节约用电的观念。  拍摄人:杨万里

在互动交流环节,农村居民有机会与环保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他们可以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得到专家们的解答和建议。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使宣传活动更加生动有趣,也让居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环境保护的实际意义和操作方法。

户外体验和实地参观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居民们有机会亲身参与到环保实践中,例如参与乡村的垃圾分类和清洁行动,种植树木和植物等。通过亲身参与,他们感受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更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行动。

84df583d935eb14ca1aa70e5284544a.jpg

此图为组员对有孩子的家长进行防火宣传                                                   

这次宣传环境保护的活动在农村地区取得了积极效果。通过宣传和互动交流,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得到了提高,他们表示将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积极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共同建设绿色家园。

通过实地调研,团队了解到村民对于环境保护很关心,但对于环境共治的意识欠缺,我们要激起村民环境保护的责任心,并加强政府对村民的支持力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链。

为了进一步推进环境治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守护绿水青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11日-8月12日成员对此次工作进行资料整合,对秦岭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环境共治需政府,游客,当地村民三方共同努力的,并于草堂村开展关于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讲座,得到村民的支持。

这次的主要内容是对村镇乡民进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宣传内容包括节约用电、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等。下午2点左右,实践团选择了一个村中广场开始进行第一项活动——询问调查。在实践团员的调查中发现了许多不好的小问题。

随后,实践团在广场进行了随机宣传活动,在乡民的帮助下迅速进行关于环境卫生的宣传。下午4点,实践团准时来到社区办公楼下集合,对另一批乡民进行环境卫生的宣传活动。由于实践团有了刚才的经验,所以下午的宣传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在整个宣传过程中,乡民的通情达理,渴求学习,及时纠错给实践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都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撑。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农民群众等多元主体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事务进行民主协商、协同治理。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统筹协调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进度,将全面治理、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入治理理念中,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环境治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建设和改造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或提供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服务,积极探索乡村新型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着力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参与农村生态治理的生态自觉,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生态环境保护者和监督者作用。

                                                                                                             

责任编辑:呵呵呵的海
相关文章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