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社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缓解居民子女假期“看护难”的问题,老年人“钱袋子”守护卫士实践团爱心助学小课堂于7月25日圆满结束。在这为期 15 天的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用爱心和知识为孩子们点亮了求知的明灯。
本次爱心助学小课堂旨在为铜川市王益区育才社区的留守儿童提供学业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爱。来自陕能院多个专业的15名大学生成员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
在小课堂上,成员们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的辅导,以及音乐、美术、手工等兴趣课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例如,科学实验课让孩子们亲手操作,探索未知的科学世界;艺术课上,孩子们用画笔和歌声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除了学业辅导,成员们还注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他们与孩子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还组织了各种团队活动,如朗诵、合唱等,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15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实践团成员们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结业仪式上,孩子们用精彩的文艺表演向志愿者们表达了感谢和不舍。成员们也纷纷表示,这次爱心助学小课堂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和责任的重大。
此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爱心助学小课堂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关爱,也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公益事业中,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