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思践悟”暑期社会实践团以“理论宣讲传薪火,青言青语入人心”为主题,赴汉中市东关街道塔儿巷社区开展志愿宣讲活动。
在志愿宣讲活动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从青年的角度出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理论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讲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方面可以做出的贡献。现场的互动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居民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心得体会。
在互动环节中,一位年过花甲的爷爷感慨地说:“这些孩子们讲得真好,我们这些老年人也学到了不少新东西。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也要从自己做起,为我们的家园出力。”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年轻一代的赞赏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宣讲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走进社区,与居民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实践团成员清扫街道、整理垃圾,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他们的身影成为了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的笑容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此次暑期“三下乡”理论宣讲活动,不仅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尝试,更是新时代青年们对社会的承诺。实践团成员用青春的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种子,让生态文明思想在基层生根发芽。他们的努力,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作为。今后,实践团成员也将贯彻“学思践悟”的思想,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