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擘画和美乡村新蓝图,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吴博 2024-08-07 浏览:

长安大学赴陕西黄陵“溯根华夏·和美乡景”暑期社会实践队进行丁村“和美乡村”方案设计

8月1日,长安大学赴陕西黄陵“溯根华夏·和美乡景”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师生齐聚长安大学小寨校区建筑馆,进行丁村“和美乡村”方案设计的集中讨论。

擘画蓝图,让和美乡景成为振兴大业中的亮丽名片

实践队师生针对丁村当前的空间布局、环境组织形式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工作。在此过程中,精心筛选并列举了包括村广场、历史悠久的古槐树、以及充满特色的窑洞小院等在内的一系列关键目标节点。基于这些详尽的分析与归纳,实践队进一步明晰了“和美乡村”这一核心规划目标,并据此确立了整体规划方案的指导原则与设计框架,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1(10).png

实践队师生进行方案讨论

实践队员均对丁村的景观节点改造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一个下午就在这样如火如荼的讨论中过去了。最后,指导老师白骅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细心解读政府关于‘和美乡村’的文件和政策,做到有的放矢;抓住丁村的关键问题,把风景园林的营造景域和美好生活环境的优势发挥出来,把提升丁村的风貌作为我们的抓手,让和美乡景成为振兴大业中的靓丽名片。”刘子轩老师也说道:“方案里要有特色的运用乡土材料,体现出可持续性优势。”

解构乡景,找寻乡村画卷中的基因密码

怎样才能用风景园林学科助力丁村乡村振兴?在一步步的丈量,在一次次的采访中,在一句句讨论中,实践队找到了契合的方法。队员们通过解构历史文化村镇景观,识别、提取乡村基因以及乡村景观图谱构建,作为本次“和美乡村”方案设计的突破口。

image.png

实践队员绘制丁村文化遗产景观基因图谱

实践队从现状调研中识别出属于丁村的景观要素,并对其进行基因识别和图谱构建,构建阿党镇丁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在此基础上对信息链中的景观基因符号元素的空间位置进行标注,针对村落各处风貌提升点存在的问题,重塑原有基因、注入活力基因。实践队通过这种研判诊断方式,让丁村风貌提升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可以让“和美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形成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路径,持续为乡村发展贡献良策、注入活力。

图片1(12).png

实践队师生设计手稿

以“和美”为笔,绘乡村新图,蕴藏乡村画卷中的基因密码为设计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房屋农舍错落有致,柏油路面干净整洁,门前庭院小巧精致……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一名实践队员憧憬道,届时四季花木常青,村庄风貌“颜值”更高、“气质”更佳,人与自然和合共居,一幅和美乡村的好风光实景图,正徐徐揭开面纱,跃然眼前。


责任编辑:黄健
相关文章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