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用情怀酿出美酒:深入贺金樽酒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4-08-12 浏览:

银川七月二十九日电(通讯员刘姝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贺兰孕葡·黄河润疆”调研队走进贺金樽酒庄。了解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感人肺腑的耕酿情怀与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黄金地带

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夏季温暖而不酷热,冬季寒冷但不严寒。地势平坦,利于耕作。黄河水流经于此,灌溉便利。全年日照达3000小时,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果实中糖分的积累和风味物质的形成,为葡萄酒带来丰富的口感。贺兰山连绵不断,阻挡了来自西北的风沙与恶劣气候,让此处成为了中国葡萄酒最有潜力的产区。

贺金樽酒庄依托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坐拥葡萄园20,000亩。主要种植赤霞珠霞多利美乐马瑟兰等葡萄品种。是“贺兰红”葡萄红指定酿造基地。酒庄分两批从法国引进优质酿酒葡萄26个品种、近60个品系的脱毒葡萄苗种植而成,也是中国乃至亚洲目前为数不多实现100%苗木脱毒的酿酒葡萄种植集中区。

带着情怀耕酿:赋予葡萄酒以生命力

酒庄的技术员来自福建,怀揣对葡萄酒的热爱,远赴西北,来到贺兰山东麓扎根。几十年来致力于酿出一杯韵味悠长的葡萄美酒。不仅技术员,酒庄处处透露着对葡萄酒的热爱。这里有许多意义非凡的葡萄酒,如为了纪念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纪念福建宁夏两省的帮扶之情等。这些佳酿中流淌着当地独特的风土,也蕴含着丝丝缕缕的情谊。贺金樽酒庄采用“重力酿造”“低温浸渍”等先进工艺,使用传统的橡木桶进行陈年,让葡萄酒在桶中慢慢熟成,吸收橡木的香气,同时保持酒体的平衡和复杂性。每一桶酒都经过酿酒师的精心调配和品尝。依靠这种热爱与探究的情怀,这里才能酿出越来越好的葡萄酒。在这里,每一瓶葡萄酒都是对自然、对历史、对文化的一份敬意,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表达。

肩负使命:助力黄河治理与乡村振兴

贺金樽酒庄,地处宁夏银川市贺兰金山国际葡萄产业试验示范区,自创立之初就秉持着传承和发扬中国葡萄酒文化的理念,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葡萄酒产品。

贺金樽酒庄葡萄园的周围,有石块围成的石墙。经了解后我们才知道,葡萄园从前是一片贫瘠的、充满石块荒地,并非理想的耕作场所。响应黄河治理的政策,一批人来到这里发展葡萄酒产业,将土地中的石块翻出来,将贫瘠的荒地变为如今一望无垠的绿地。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此扎根,依托葡萄酒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葡萄酒发酵后剩余的残渣,可以用作肥沃土地、喂养牛羊,曾经的荒地成了人们安居的乐园。

贺金樽酒庄实际是一个共享平台,酒庄会向周围的农户分享葡萄种植的经验,周边的农户也可以将种植的葡萄拿到酒庄付出低廉的加工费,利用机械化设备得到葡萄酒。此外,贺金樽酒庄吸纳周边农户参与葡萄种植,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保障,有效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为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留住人才,让他们可以在家门口工作。

贺金樽酒庄不仅是一个高品质葡萄酒的生产基地,更是乡村振兴与黄河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通过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创新的发展策略,酒庄为当地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现代农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魅力。拥有这样的背景,肩负这样的责任,贺金樽酒庄前景光明,必将带动此区域用一颗颗小葡萄,为三农发展注入大力量!

图片.png

图为张玉华技术员带领队伍参观葡萄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贺兰孕葡·黄河润疆”调研队 供图

图片.png

图为车银旗工程师为队伍介绍特色酒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贺兰孕葡·黄河润疆”调研队 供图

图片.png

图为队伍在酒庄门口的合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贺兰孕葡·黄河润疆”调研队 供图

责任编辑:刘姝含
相关文章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