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聪颖 王昕 闫赛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促进了人们对精神消费的需求,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精神消费方式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从而促进了民宿行业的迅速发展。2024年7月26日至7月27日,长安大学赴湖北利川“有田生活普惠路,添智赋能促振兴”暑期实践队前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利川展开调研。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兰田村合影
实践队员先后参观了多家具有代表性的民宿,每一家都独具特色。有的民宿以其浓郁的地方文化装饰风格令人眼前一亮,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古老的建筑元素,当地还利用茶树制作根雕作品,无不展现着利川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的民宿则凭借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高端的设施设备,为游客提供了极致的舒适体验。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的活动体验,让队员们切实感受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创新发展。
图为特色民宿中的根雕作品
在参观过程中,民宿主人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了经营理念、服务特色以及与游客之间的温馨故事。此外,民宿主人还带领队员们走进民宿周围的茶田,感受梯田的绵延起伏与大自然的宏伟壮丽。他们表示,致力于为游客打造一个家外之家,让每一位客人都能在旅途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利川兰田村肖书记表示,近年来,民宿行业在当地异军突起,成为了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住宿选择,更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
图为兰田村特色民宿外观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实践队员们对民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队员们对于民宿行业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相信在未来,利川民宿行业将继续蓬勃发展,为利川旅游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创新。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