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马力怡 刘燕翔 杨智淇)2024年8月2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展现青年学子勇担兴农使命风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调研团前往枣湾村,围绕智慧技术开展情况,以及周边村镇农作物生长情况开展系列调研。
扎根农村,延续传统
枣湾村大队书记高玉红及其他同志对调研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向调研团介绍了枣湾村发展理念——枣湾村坚持以产业和现代化农业促进乡村振兴,在生产中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山地苹果等产业,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同时高玉红强调:“枣湾村作为全省‘三改一提’关键技术推广示范基地,需要有像西农学子一样优秀的同学源源不断地深入学习并开展研究,让理论落地生根在祖国大地上。”
图表 1调研队同当地农户康占鹏亲切交流
图表 2调研队与当地农户白士尧亲切合照
知行相长,实践体验
随后高玉红带领调研队前往大棚地里进行实地探访,将实践大课开到田野实地当中。通过高玉红的介绍,调研队了解到枣湾村的设施蔬菜成为村中的主要产业。依托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枣湾村以高标准打造的黄土高原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为了让村民更好地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村委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完善基地基础设施,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后续交流中,调研队还对西红柿、黄瓜等设施蔬菜的销售渠道及收益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收获颇丰。
图表 3调研团了解当地种植情况
图表 4 枣湾村康占鹏大棚情况
弘扬西农魂,铸就实干心
炎炎夏日却挡不住调研队求知的热切,从提出问题到实地探访,调研队成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绝不是一句口号,“甘于吃苦、追求卓越”是每一位西农学子的优良品格,而枣湾村的农业发展与西农精神中“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的理念不谋而合。村民们与黄土地为伴,以改造黄土地为业,致力于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写好提质增产致富的新时代强农新篇章。
本次调研为调研队抛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将所学落地到黄土地当中?”答案不言而喻,只有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调研队全体成员定当不负高玉红书记的殷殷期盼,以实际行动为科研成果落地贡献青春力量。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8月26日至30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红色基因 蓝色情怀”实践队在学工主管方雪老师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7月,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宝塔财菁队师生赴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展追寻红色财经足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研学党的财经工作历史,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在红色文物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