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刘陈圆 黄誉玮)2024年7月12日至7月22日,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云南省腾冲市,开展了以“观滇西乡村振兴•筑民族复兴之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实践队在和顺古镇与司莫拉佤族村考察调研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实践队员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腾冲考察之路,走进“和顺古镇”、“司莫拉”等村落,探寻边陲小城的乡村振兴发展。实践队员们还深入农村基层,关注农民最关心的农业问题,与农民共同探讨农村发展现状,深入体验新科技与农业的交叉碰撞,洞察新时代中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燎原之势。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人文情怀的传承与发扬。
实践队在银杏村、碗窑村、刘家寨、油纸伞村考察调研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质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华民族浓厚的乡愁和记忆,蕴含着独特的思想文化和精神标识。实践队走进“碗窑村-柴烧窑艺”、“刘家寨-皮影传习馆”、“荥阳村-油纸伞”、“朝阳社区-豆腐”等非遗村落,感受技艺之美、匠心之美。实践队员体会到传承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守住非遗根脉的坚定初心,被工匠精神深深打动,同时也深刻感悟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通过此次活动,队员们深入了解云南腾冲的非遗文化和乡村建设,明白了只有“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青年才能真正懂得“人民”二字的分量,纷纷表示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实践中勾勒乡村美丽画卷,在奋斗时谱写人生绚丽华章。
实践队合影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