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高校“大思政课”资源优势,2024 年 7 月 15 日上午,长安大学与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于纪念馆党教中心举行社会实践基地共建签约仪式暨交流座谈会,会议由纪念馆宣教部主任石玉主持。
签约仪式现场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杨芸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表示,红色教育基地能够生动地展现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历史,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见证了青年学生轰轰烈烈的运动,也见证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为了救国于危难抛洒热血。纪念馆与长安大学开展联学共建,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有效发挥红色资源育人作用,完善高校和红色场馆、革命遗址之间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长安大学赴山西“红色星火·青春续航”暑期社会实践队带队教师刘嘉文向纪念馆对本次实践活动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社会实践能够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要坚持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融合起来,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向纵深发展。
随后实践队与纪念馆成功签订暑期社会实践共建基地协议,并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
图为实践队与纪念馆签订共建协议
实践队成员与杨芸进行了传承红色基因与发扬红色文化的深入访谈。杨芸副馆长就国师纪念馆的历史传承 、当代青年人对红色文化的认识、红色文化对太原的意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建议等方面,与实践队员进行了亲切交流。杨芸副馆长凭借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刻的见解,为实践队员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让队员们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坚定的信念。
图为实践队员对杨芸进行访谈
访谈结束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国师纪念馆。在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馆内的丰富展品和背后的动人故事,让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深刻内涵。
图为实践队参观国师纪念馆
将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是高校赓续红色血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力举措。红色场馆与高校实践基地的建立,拓宽了高校思政教育平台,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效,能够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原为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是阎锡山创办的一所专门培育全省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后来成为继山西省立一中之后,山西革命活动的坚强堡垒之一,是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展革命活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基地之一。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8月26日至30日,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红色基因 蓝色情怀”实践队在学工主管方雪老师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7月,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宝塔财菁队师生赴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展追寻红色财经足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研学党的财经工作历史,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在红色文物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