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赓续红色基因。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史韵非遗,赓续星火”中华文化传承队前往到贤镇杜家小学进行采访与宣讲。
(图1:队员们于杜家小学合影)
7月25日,队员们来到杜家小学,对张双建校长进行采访。在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了自他接任杜家小学校长一职后所面临的困境、为之做出的努力及杜家小学近年来在基础设施、教师配置等方面的改善。此外,张校长还回顾了杜家小学与西北大学的渊源,自2017年以来,西北大学每年都会在杜家小学开展支教活动,这些活动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对杜家小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杜家小学教师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校园基础设施升级,生源回流,发展情况良好。同时,张校长也提出了担忧——学生们难以走出村庄、面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这也将成为西北大学后续支教活动的重心——引领孩子扩宽眼界,勇敢探索世界。
(图2:张双建校长回忆与西北大学渊源)
基于前几日的学习成果, 7月26日,队员们从“弘扬非遗文化”、“继承习仲勋革命精神”及“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三个主题出发,在杜家小学进行宣讲。
(图3、4:“弘扬非遗文化与富平石刻”模块宣讲)
为增强同学们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培育文化自信,队员由非遗文化的概念引入,着重介绍了富平当地的非遗文化——富平石刻。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石刻艺术,队员们用动画图片演示了石刻的制作过程,以历史故事为切入点,以生动的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家乡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5:队员为同学们讲述习仲勋同志革命故事)
以“习仲勋精神风范”为中心,队员们介绍了富平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讲述习仲勋同志的革命故事与革命精神,结合总书记的殷切寄语,引导同学们理解“自讨苦吃”的深刻内涵。最后引入党史小故事,向同学们讲述党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图6、7、8:“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模块宣讲)
(图9:队员向同学们展示与红色资源结合的非遗石刻作品)
最后,团队成员抛出“非遗文化如何在红色资源丰富的富平焕发新生机”的问题,并播放相关视频,在相互交流中让同学们明白二者的结合需要新想法、新技术的支持,也要符合大众需求和时代要求。在具体问题中带同学们感悟“四个自信”,强调促进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需要形式创新、内容创新。
(图10:宣讲结束后队员们与同学们互动交流)
(图11:队员们与杜家小学学生合影留念)
在杜家小学探访宣讲的两天内,队员们感受到落后地区在教育上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也更加深切地体悟到支教的意义所在,体会到只有不断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新一代才能充满生命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实现。队员们表示,今后将会以此为目标,结合专业知识,为发扬非遗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图文|“史韵非遗,赓续星火”中华文化传承队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