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光荣的土地。时光境迁,历史已成过往,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红色精神却仍旧历久弥新,吸引着人们缅怀和学习。走进有着“红色枣都”之称的清涧,翻开岁月篇章,红色火焰熊熊燃烧,一处处旧址封存了历史岁月,诉说着一段段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故事。
这一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陕北各区县开展“寻红色陕北足迹,谱乡村振兴华章”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邂逅红色清涧,一起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图1 调研团合照
第一站:路遥纪念馆
路遥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与路遥故居相邻,在这里,实践团通过丰富的实物和资料了解了路遥坎坷而伟大的一生。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中,描绘了对农村改革的艰辛历程,其与陕北的乡村振兴战略不谋而合,使调研团在深刻感受路遥文学精神的同时,还体会到了陕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认识到当今陕北与时俱进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与重要性。
图2 路遥纪念馆图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注意到纪念馆周边的乡村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整洁的村道、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充满活力的乡村旅游项目,这些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体现。我们采访了当地村民,了解到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图3 路遥纪念馆外采访图
第二站:路遥书苑
近年来,路遥书苑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文化传承、教育培训、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基地。实践团发现,书院内不仅展示了路遥的生平事迹和作品,还会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和文学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这种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而乡村振兴则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这种融合中,陕北的乡村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4 采访照片
实践团还了解到榆林政府正在建设清涧县路遥故里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配套工程项目,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为抓手,紧紧抓住路遥书苑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的重大机遇等,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路遥小镇文化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积极构建乡村旅游产业新格局,进一步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补齐旅游要素配置短板。对于积极构建乡村旅游新业态,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优化清涧县全域旅游布局具有重大意义。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