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遗产,它承载着伟大革命精神,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推动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延安市宝塔区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将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陕北延安宝塔区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陕北各区县开展“寻红色陕北足迹,谱乡村振兴华章”—关于陕北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4年7月19日到达宝塔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图1实践团合影
初至宝塔,感受红色魅力。当日,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先后参观了延安清凉山、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深入了解陕北红色文化在那些峥嵘岁月的历史足迹和丰富内涵,深切感受革命先烈们在艰苦环境下传播革命火种的坚定信念,深刻体会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图2实践团参观调查
深入宝塔,感悟红色力量。明清凉山作为延安时期新闻、出版、广播事业的发祥地,被誉为“红色延安的心脏”;杨家岭革命旧址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和中共“七大”会址;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见证了西北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和贡献。在新时代的今天,这些地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它们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仅弘扬了延安精神,也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推动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3实践团实地调查研究
深度分析,焕发红色生机。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数据分析发现,虽然宝塔区红色资源开发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存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平衡、旅游产品同质化、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建设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来推动宝塔区红色文旅升级发展。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对陕北红色文化进行了深入了解,感受了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灼灼韶华,风禾尽起我们要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