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大学子赴甘肃民勤助力乡村振兴

长安大学 2024-07-24 浏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了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农村脱贫攻坚、新农村发展现状,领悟党的方针政策,2024年7月13日至7月17长安大学“沙地润土筑梦田·文化繁荣映日边”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探索民勤县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参与防沙治沙、造林绿化等行动,为遏制土地沙化、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贡献长大力量。

 邂逅民勤,走进防沙治沙纪念馆

“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70多年以来,民勤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一代又一代民勤人民战风斗沙,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实践团队走进民勤防沙治沙纪念馆,纪念馆展厅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实物展品,生动展现了民勤从黄沙肆虐到绿意渐浓的艰辛转变。实践队员认真聆听民勤发展经历,领悟“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

image.png

团队成员参观防沙治沙纪念馆


随后,团队前往红崖山水库。那一汪碧水宛如翡翠般镶嵌在沙漠之中,与周围的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实践队员再次深刻体会到民勤由当初黄沙漫天到如今拥有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的不易。

向沙而行,守卫沙漠里的咫尺青绿

向下扎根的是树苗,向上生长的是希望。在广袤无垠的沙漠腹地,一场关于绿色与希望的实践正在悄然上演。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民勤县收成镇兴隆村,前往共青团十九大代表、95后治沙人仲麟的治沙基地。

早晨8点,团队成员们朝气蓬勃开启了梭梭树维护之旅。在仲麟的指导下,队员买用铁锹围着梭梭树苗挖坑浇水、覆坑保水,用心呵护着一颗颗脆弱却充满希望的小树苗。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成为沙漠中最靓丽的风景线。下午,团队转战至实验区,体验杯苗实验。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植入特制的育苗杯中,这些杯子不仅便于携带和移植,还能有效保持水分和养分,大大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

实践团队与仲麟治沙基地举行了立牌仪式,基地创建者仲麟与指导老师彭方圆共同在沙漠中立下由实践队成员绘制的纪念牌。牌面上写的“变绿洲”三字,正是团队队员对民勤县生态振兴的美好期许,更是每一位像仲麟一样驻守沙漠的青年人最坚定的目标。

f4d51f91e88e90a22ba58d17c89c475(1).jpg

实践团队与仲麟在纪念牌前合照

看科技农业魅力 见智慧农业成果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发展智慧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全国各地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探索实践不断深化。社会实践队参观红旗谷现代农业产业园,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特色经济产业。

 在种植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参观了各种特色水果的种植大棚。大棚里仙人掌科的火龙果开出了玉润冰清的花朵,一排排无花果树枝繁叶茂。负责人向团队详细介绍了滴灌、嫁接等各种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让团队深刻了解了高效节水、智能管理、农旅结合等的管理技术。

image.png

负责人向队员介绍现代化农业技术


临别之际,长安大学和红旗谷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授牌仪式。红旗谷现代农业产业园厂长王勤太表示希望双方能加强交流,根据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将自然风光与科技创新融合,推动当地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image.png

举行社会实践基地共建授牌仪式


记忆不老,投响乡愁之音

晨光熹微中,实践团成员们踏入了民勤县乡村记忆博物馆,仿佛穿越回那段悠长的岁月。馆内,一件件古旧的生活用具,一幅幅发黄的黑白照片,一台台烙着时代印记的放映机……带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队员们驻足凝视,用心感受文化的力量,深切体会到了农村面貌大改变、生产大发展、生活大提升的显著成就。

image.png

实践队员参观乡村记忆博物馆


从防沙治沙纪念馆的探寻,到深入沙漠腹地的亲身体验,从参观乡村记忆博物馆到与当地村民面对面交流,经过五天的实地参观和调研,队员们对民勤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以及基于当地环境条件发展的特色经济产业有了基本了解。团队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与生态和谐、文化繁荣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他们将把这份宝贵的经历与感悟,化作前行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愿民勤的明天更加美好,愿“沙漠变绿洲”,让乡村文化绽放新时代绚丽之花!


image.png

实践团队举行出征仪式后合照

责任编辑:王崴冉 彭方圆 王紫宁
相关文章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西农学子三下乡|赴河北邢台助力“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聚焦非遗技术,探寻时辰之味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青春筑梦沃野 解码振兴新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沃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往阆中市开展实践活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往阆中市开展实践活动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学生以代码之力破解物流痛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学生以代码之力破解物流痛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