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西安7月23日电(通讯员 陈昱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赴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23日,前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的中国有机谷支持中心开展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旅游发展等多个方面,探索有机农业与乡村发展的结合模式,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实践案例和理论支持。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的“中国有机谷”是一个专注于有机农业的区域,涵盖了襄阳市的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等县市。这个项目始于2013年,旨在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在中国有机谷支持中心的参观与学习过程中,调研团深入了解了目前有机农业技术的研发技术,也不断思考如何将“有机谷”的发展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紧密结合。
襄阳有机谷作为国内领先的有机农业示范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生态环境,成为有机农业发展的典范。调研团首先听取了有机谷负责人对谷区发展概况的介绍,包括有机谷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图为中国“有机谷”规划图。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陈昱良 供图
调研团在支持中心内,深入了解了有机农业的最新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向调研团成员介绍了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善作物的抗旱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确保在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的情况下,作物仍能保持较高的产量和品质。此外,科研人员还向调研团展示了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有机肥料,这些肥料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的养分吸收率。
图为技术人员向调研团成员介绍相关技术。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陈昱良 供图
在讲解员介绍农产品检测技术部分,调研团成员了解到了有机农业的四大原则,即健康原则、生态原则、公平原则、关爱原则并见证了有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相关检测采用国际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农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其符合有机认证标准。调研团成员对中心的检测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与检测人员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检测流程和提高检测效率进行了深入讨论。
研究员指出检测工作不仅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常规项目,还特别关注有机农业特有的检测项目,如有机肥料的使用情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这些检测项目有助于确保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有机农业的四大原则。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陈昱良 供图
调研团也了解到有机谷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调研团了解了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措施,以及有机谷如何与市场对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同时调研团也了解到了有机谷内的多家企业的发展情况,包括东巩寨子米种植合作社和上膳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些企业通过有机认证,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生产高品质的有机农产品。例如,东巩寨子米种植合作社利用太阳能粘虫板等物理防治方法,有效控制害虫,提高产品质量。
图为调研团成员了解企业发展概况。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陈昱良 供图
在对襄阳有机谷的深度调研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乡村振兴调研团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并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调研团见证了有机谷与政府之间的紧密合作,这种合作不仅推动了当地有机农业的发展,还促进了整个区域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有机谷成功构建了一套完备的有机产品认证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信任度。同时,企业在这片沃土上展现出了勃勃生机。它们不仅在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还积极探索与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的融合,开辟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这种跨界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调研团还注意到,有机谷在推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同时,也注重品牌化和市场化的建设。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有机谷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增强了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信心。此外,利用“互联网+”的策略,有机谷的优质农产品得以更广泛地进入市场,实现了优质优价。
图为调研团成员在有机谷支持中心合影。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陈昱良 供图
展望未来,调研团认为有机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有机产品将会有更大的市场需求。有机谷应继续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推动有机农业向更高质量、更大规模的方向发展。同时,有机谷也应该加强品牌宣传,提升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使有机理念深入人心,让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通过这些措施,有机谷不仅能够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