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回信精神,引导广大青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7月22日,长安大学赴福建省“科技助农解民生•小院入闽治学问”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云霄杨桃科技小院,调研云霄小小杨桃果在科技小院帮助下如何发展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图为实践队员与云霄县科协张淑荣和云霄县下河乡下河村党委书记蔡劲松进行交流
小院子大能量。福建云霄杨桃科技小院成立于2020年,现已发展成为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服务、农村科学普及和人才培养培训四位一体的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平台。实践团队在云霄县科协张淑荣和下河村党委书记蔡劲松的带领下参观了云霄杨桃科技小院展厅,期间蔡劲松从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的回信出发,对云霄杨桃科技小院发展历程、功能定位与研究成果进行详细介绍。此外,展厅中还展示了杨桃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包括杨桃加工产品的研发、品牌建设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
图为蔡劲松书记带领实践队员前往果园
小杨桃大产业。老树一年产量有多少?价格销量如何?果树维护管理用什么肥料?百年老树下,实践团队成员与蔡劲松书记深入交流,得知在杨桃科技小院专家指导下,一方面通过绿色生态培育方法不断改良品种,实现了果肉更加清甜多汁,年产量达三万多吨经济目标;另一方面云霄杨桃科技小院师生充分发挥科技小院场域效应,不仅促进下河村杨桃产业发展,也辐射带动周边村落发展杨桃产业,凭借其在科技助农方面的不懈努力,下河杨桃有了电商和“地标”身份的助力,果农们再也不愁杨桃没销路。
图为蔡劲松书记在为实践队员们介绍农田中的新科技——驱虫神器。
小实践大突破。“过去,杨桃种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病虫害防治困难、产量不稳定、品质参差不齐等。然而,科技小院的工作人员和专家们并没有被这些难题吓倒,他们从细微处入手,开展了一系列小实践。”蔡劲松书记带领团队成员参观百年杨桃种植基地时感慨到。为了解决病虫害问题,小院入驻的研究生团队进行了细致的田间观察和样本分析,尝试了多种绿色防治方法。从引入天敌昆虫到使用生物农药,这些小小的实践举措逐渐取得了显著效果,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了杨桃的品质和安全。
图为实践队员们与蔡劲松书记和张淑荣老师在小院门前合影留念
在此次团队成员全方位了解了下河杨桃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和杨桃系列深加工产品以及调研云霄杨桃科技小院工作成效和运行模式的活动中,福建省漳州电视台也对团队实践内容进行了关注采访并报道。云霄杨桃科技小院,以其有限的空间,发挥出了无限的能量。它不仅让云霄杨桃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成为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个闪耀亮点,展现出小院子也能有大作为的生动实践。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