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非遗刺绣与数字捕捉技术的创新之旅

陕西科技大学 2024-07-24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刘海涛)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璀璨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深入贯彻相关文件精神,响应社会实践活动通知,陕西科技大学“绣光数影,织梦遗韵”社会实践团积极行动,在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实验室主任曹新强、阿尔斯特学院辅导员周富宇的带领下,踏上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程。

微信图片_20240722200608

西安曲江王玉娥家中

7月14日,“绣光‘数’影,织梦遗韵”实践团走进大荔刺绣技艺省级传承人王玉娥老师的世界,深入了解陕西大荔刺绣的历史与技艺。王玉娥老师自幼跟随母亲学习刺绣,六十多年的生涯凝聚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执着。实践团成员对王玉娥老师进行专访,感受秦绣的韵律和地域文化瑰宝。

7月15日,实践团在西安文景山公园开展“秦韵艺传”实践宣传活动,通过宣讲、展览和刺绣接力挑战等形式,弘扬陕西刺绣非遗文化,提升公众对非遗刺绣文化保护的意识。

微信图片_20240722200807

西安文景山公园宣传活动

7月16日,中国剪纸研究会会员高河晓老师,与“绣光‘数’影,织梦遗韵”实践团于延安文化艺术中心展开深入交流。双方共同签订《陕西科技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高河晓老师的作品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蕴含深厚文化内涵。他希望将剪纸艺术与延安特色产业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通过与高河晓老师的交流,深刻感受到剪纸艺术的文化脉搏和非遗传承人对乡村振兴的关切,立志宣扬非遗文化,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微信图片_20240722200833

延安艺术文化中心与高河晓

此外,“绣光数影,织梦遗韵”实践团在宝鸡市文化馆原馆长王炳智的带领下,深入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拜访民间艺术家陈美娥。陇县文化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民间艺术的璀璨,宝鸡市陇县文化馆书记杨秉权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馆内的产品。实践团队不仅用眼睛记录,更亲手体验了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感受匠人对手艺的坚守与热爱。

随后,团队来到了1995年猪邮票图案《金猪拱门》设计者陈美娥的家中。面对传统手工艺面临衰退的挑战,实践团计划建立一个全面的图案数据库,收录传统刺绣纹样,并详细记录其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及应用场景。同时,他们还计划依托成员设计专业优势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建立刺绣手部动作模型并搭建平台,允许用户在线学习和练习刺绣技艺,再现真实的刺绣过程,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微信图片_20240722200824

实践团在宝鸡陇县

7月17日,实践团前往宝鸡市群众艺术馆参观。在艺术馆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成员们参观了二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被宝鸡传统工艺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从绚丽多彩的刺绣到简朴的剪纸艺术,从传统泥塑到精细的陶瓷工艺,每一项技艺都让他们流连忘返。他们深入了解了刺绣,剪纸等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并对民间社火、西府曲子、威风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随后,实践团来到刘月琴崇雅清舍工坊。民间艺术家刘月琴是金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刺绣的代表性传承人,她为实践团详细介绍了刺绣图案寓意。刘月琴的绣品形式多样、色彩艳丽、做工精致,其主要作品如《百花帐》《虎头枕》《百年好合门帘》《猪头鞋》等,不仅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原生态元素,还体现了传统刺绣的精湛技艺。刘月琴的刺绣项目于2021年12月被金台区政府命名为“金台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在多个展览和比赛中获奖。

微信图片_20240722200815

实践团在宝鸡渭滨区、千阳县

实践团深入宝鸡千阳的李惠莲刺绣工坊,亲自参与了五毒布老虎从剪纸、裱布到刺绣图案的制作过程。李惠莲老师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的市级传承人,她从小学习制作布艺、刺绣,多次参加工艺美术培训班,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及制作能力。在李惠莲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团制作了布老虎、十二生肖挂件等刺绣文创产品。李惠莲老师嘱托实践团要带动更多人了解、学习这项技艺,将西秦刺绣传承下去。

“绣光‘数’影,织梦遗韵”社会实践团以亲身实践诠释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与担当。他们深知,每一项非遗技艺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立志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刘海涛
相关文章
长安大学学子赴青山社区开展支教帮扶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赴青山社区开展支教帮扶活动

7月12日至13日,长安大学 理学院赴陕西商南“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继续在青山社区 开展支教帮扶活动。 李乐平针对小学英语学习,系统讲解了英语五大基本句型和七大句子成分,通过情景对话练习和“句型投篮”互动游戏,帮助学生提升语言学习能

安康行:叩访秦巴文脉,润色汉水振兴

安康行:叩访秦巴文脉,润色汉水振兴

安康行:叩访秦巴文脉,润色汉水振兴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汤夏钰)近日,安康汉江之畔迎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 商贸筑梦” 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人步入被誉为 “秦巴明珠” 的安康博物馆,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约。馆内 “三主两辅” 的展

香山村黄牛记:一场山野间的产业振兴调研

香山村黄牛记:一场山野间的产业振兴调研

香山村黄牛记:一场山野间的产业振兴调研 安康讯(王喆熙 汤夏钰 邵佳祥 摄)当乡村振兴的风拂过秦巴山脉,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的黄牛,便成了山间最灵动的注脚。这片被晨雾吻过的土地,用丰茂的牧草滋养着成群的黄牛,却也在产业发展的路上,遇到了看

长安大学理学院赴商南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长安大学理学院赴商南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为深入了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14日,长安大学理学院“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商南县开展调研。 实践队进入茶海公园进行实地考察,队员们仔细观察茶树生长状况,认真记录茶叶长势和种植密度,详细查看土壤条件和

陕工学子赴安康:纺线织梦,链动振兴

陕工学子赴安康:纺线织梦,链动振兴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汤夏钰 邵佳祥 摄)7月12日,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路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商贸筑梦” 暑期社会实践团于近日深入安康市,启动 “专业赋能地方经济” 调研行动。实践团成员先后走访中国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