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长沙发展的光辉岁月,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先进事迹,7月17日至7月19日,长安大学赴湖南长沙“追忆革命岁月·传承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先后前往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烈士纪念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以及湖南雷锋纪念馆等红色革命圣地进行参观学习。
寻红色足迹·悟革命精神
实践团队来到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馆内设有多个展区,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历史文物和生动的场景还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沙的发展历程以及长沙湘区革命的辉煌历史。通过参观党史馆,团队成员得知,长沙中共党员从早期组织最初的6名发展到今天的40多万名,全国中共党员从一大召开时的50多名发展到今天的9000多万名,深刻感悟到作为新时代青年不能忘了来时路,要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参观长沙党史馆
岁月铭于心·忠魂映史册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实践团队来到烈士公园,通过参观烈士纪念碑等形式,深入学习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深刻感受到了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纪念碑塔身镌刻着毛泽东同志亲笔提写的“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九个大字,四周青松环绕,庄严而雄伟。革命先烈们崇高的精神品质和不屈的斗争意志极大地鼓励了队员们,也更加坚定了队员们继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的信念。
在纪念碑前合照
探千年湖大·铸红色传承
湖南大学地处湘江之滨,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的重要基地。这里曾是许多革命志士的汇聚地,他们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探讨救国救民之路。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学校积极开展红色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活动、红色实践基地共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此次参观也让团队成员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和精神洗礼,大家表示将把这份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湖南大学合影
寻书院底蕴·悟红色精神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毛泽东等革命先辈曾在岳麓书院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参观岳麓书院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千年学府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其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了人们对长沙市红色文化的了解度和认知程度,为后续的报告撰写提供了更加真实、全面的数据支撑。
在岳麓书院合影
学雷锋精神·寻时代价值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纪念馆内,雷锋同志的日记、照片、遗物,每一件展品都是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精神的生动写照,无不彰显着一位普通战士的伟大情怀。这些珍贵的史料让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雷锋精神的不朽魅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它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时刻提醒青年一代要注重精神文明的提升,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雷锋纪念馆的参观经历也为队员们提供了行动指南,指导大家努力成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的新时代青年。
在雷锋纪念馆合影
至此,长安大学赴湖南长沙“追忆革命岁月·传承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此次行程不仅让团队成员们重温了革命历史,更在心灵深处播下了红色精神的种子。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团队成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向上、砥砺前行,继续为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