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追寻二七记忆,赓续红色血脉

长安大学 2024-07-27 浏览: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达到顶点的标志,彰显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和坚定立场,由此引发的二七惨案唤醒了中国人民,扩大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影响。为深入了解二七精神,传承先烈遗志,长安大学赴河南郑州、濮阳“砥砺自强红脉传,乡村振兴映光辉”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0日前往河南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和纪念堂展开参观学习。

二七罢工纪念塔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依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从工人运动起源到近年来巨大发展的奋斗历程。实践队结合馆藏资源、借助多元化现代化的展览形式对中原的工人运动追根溯源,回顾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历程,过去与当今郑州的市容市貌差异使实践队成员认识到工人运动在军阀割据时期的必要性和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的来之不易,树立了“学思想,强党性”的坚定信念,确立了“重实践,建新功”的不懈追求。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为铁路工人“军阀刀鞭沾满血,工人何时能出头”的痛呼所触动,被革命先烈“颈可折,肢可裂”的革命英雄精神所震撼,此次参观激励着实践队成员为实现“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立大志”的目标而持续奋斗。


1.jpg

 


实践队观看塔内影像资料 秦雨晗 摄



2.jpg3.jpg

 


实践队成员交流心得 秦雨晗 摄


4.jpg

 


实践队成员王亦可在塔内留言 秦雨晗 摄

二七纪念塔前,实践队成员王亦可、徐翔烯接受了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记者关于如何看待和解决红色旅游痛点、厚植家国情怀的采访。结束参观后,徐翔烯向二七罢工纪念塔的工作人员询问了纪念塔的游客参观情况和老一辈对青年人了解革命历史、学习红色精神的看法与建议。“在游览群体上,大学生等高等教育群体应当投入更多的热情和行动发掘二七精神乃至更多红色精神的时代意义,让红色革命精神在当代的青年人心中立住脚,在青年人身上活起来,成为我们身上鲜明的红色印记。因此,我们定要将这些历史的图片和文字转化为当代的精神文化价值和青年人始终如一的坚定信仰和不懈行动。


5.jpg

 


实践队成员王亦可接受采访 秦雨晗 摄


6.png

 


实践队成员徐翔烯采访塔内工作人员 秦雨晗 摄

踏访过庄重的二七罢工纪念塔,实践队步入二七罢工纪念堂。青砖垒砌,红瓦覆盖,庄严肃穆。实践队员近距离观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文物、图片以及新媒体形式的红色宣传,进一步了解了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



7.jpg8.jpg

 


实践队在二七罢工纪念堂中参观学习 秦雨晗 摄

展厅沿历史时间序列分为九个章节,重现了京汉铁路工人不屈不挠的斗争场景,记录着“二七精神”的世代赓续。其间,实践队领队王亦可向队员们介绍了工人领袖林祥谦的壮烈事迹:“林祥谦身为铁路总工会重要领导,林祥谦深知罢工所面临的巨大风险,但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为了争取自由和尊严,他仍是毅然决然地站在斗争前线。他的心中珍藏着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紧密团结、勇于牺牲的革命信仰,他无畏抗争的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斗争历史上的的一座丰碑。”



 



9.jpg10.jpg

 


团队合影 秦雨晗 摄

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些斗争,是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也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利益”。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中国工运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今日,通过回顾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缅怀林祥谦等先烈的功绩,实践队员从中获得精神的滋养与动力,进一步巩固了自身信念。实践队矢志继承并光大这一崇高的革命传统,在新时代背景下依靠革命精神带给我们的信仰,全力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先辈优秀精神品格的继承,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生力军的力量,为促进人民更美好的生活添砖加瓦。

[通讯员:王亦可 孟令通 张昊星 徐翔烯]

[指导老师:庞媛]


责任编辑:寻红脉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