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7月19日,长安大学赴河南郑州、濮阳“砥砺自强红脉传,乡村振兴映光辉”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郑州烈士陵园展开参观学习。
实践队在中原英烈纪念馆前合影 秦雨晗 摄
从“五四运动在开封”、“郑州二七大罢工”、“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到“河南人民政府成立”,中原英烈纪念馆完整地记录了中原人民长达40年的革命奋斗历史。
工人力量觉醒潮,大革命浪卷风云
走进中原英烈纪念馆大革命与工人运动纪念厅,实践队员在一个个体现工人运动精神、展现工人阶级力量的事件中,寻找历史的痕迹,感受时代的气息。他们了解到,中共洛阳组作为河南省首个党组织,汇聚了省内工人阶级革命先驱。正是这些志士前赴后继投身于革命洪流,在革命浪潮中无畏奉献,在河南播撒下革命火种,锻造了革命力量,并积淀了珍贵经验。
实践队员在“工人运动与大革命的浪潮”展区了解先驱发动革命的历史 秦雨晗 摄
土地革命风雷动,农民翻身天地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土地革命战争纪念厅,实践队员跟随展馆内陈列着的大量历史文物和影像资料,回顾了八七会议力挽狂澜,开启革命新纪元的历史,充分认识了土地革命政策的必要性和党自我革命的重要性,深刻感悟到正是党的自我革命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实践队参观史料长廊 秦雨晗 摄
抗日烽火连天起,民族英魂铸丰碑
抗日战争纪念厅馆内陈列着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等为后人所熟知的抗日英雄的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和文献资料,生动再现了革命先烈们英勇抗敌、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队员们仔细观看,认真聆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他们共同追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为革命先烈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所打动,纷纷表示应常怀感恩之心,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
队员徐翔烯作分享 秦雨晗 摄
解放号角震乾坤,战士豪情映日月
解放郑汴,经略淮海。在纪念馆的解放战争展区,实践队员了解了郑州解放对淮海战役物资供给,尤其是军用物资输送的关键作用。通过细致研究战场攻防地图,队员们领会了中国共产党在淮海战役中展现出的卓越的战略性思维,同时,党在追求解放过程中坚持的和平优先、力求减少对民众生活干扰的策略,也让他们深感敬佩。“党的真心为人民,党的行动永远贴近人民”这一理念,已深深植根于每位队员的心中。
王亦可分享解放战争时期的相关史实 秦雨晗 摄
珍贵史料 秦雨晗 摄
实践队怀着崇敬之情,来到革命先烈纪念碑旁。在纪念碑前,实践队整齐列队,肃立默哀,向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表达崇高敬意。
实践队瞻仰革命先烈纪念碑 秦雨晗 摄
从烽火连天到和平繁荣的壮丽蜕变,不仅是一段历史记忆,更是激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此次参观学习让实践队员深刻领悟了河南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红色文化,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做新时代新青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践队长王亦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份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通讯员:徐翔烯 孟令通 王亦可 张昊星]
[指导老师:庞媛]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