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方面的讲话中,强调在推动学校美育工作中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同时,响应总书记在非遗传承方面的多次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2024年7月13日,长安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指导教师马赛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陕豫鄂三省交界西坪镇领略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同学们一起上好这堂“行走的思政课”。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学习,视频拍摄进一步推动西坪民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非遗文化。
西坪民歌作为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的地方传统音乐,拥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以其独特的唱腔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内容丰富、个性独特,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加强保护和研究西坪民歌,对弘扬民族民间艺术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
在为期数天的采风活动中,师生们深入西坪镇的各个村庄,与当地的民间艺人、文化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学习。还做客到传承人家中,了解了西坪民歌的历史渊源、传承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他们不仅近距离聆听了当地歌手们的精彩演唱,还亲身体验了西坪民歌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形式。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西坪民歌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此次采风活动不仅让长安大学的师生们深入了解了西坪民歌这一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师生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西坪镇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西坪民歌这一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西坪民歌,让这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盛夏七月的关中平原绿意盎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渭水清源,绿动关中” 实践团七十名师生,带着环境学科专业硬实力与守护绿水青山的使命担当,于 7 月 15 日至 30 日深入西安、咸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精诚合作,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完成调研工作。我们深知,精准认知土地国情是科学决策的基石。在起初确定选题时,可谓是千头万绪,又临近考试。一遍团队内部激烈讨论,一边与指导老师深入探讨,选题迟迟定不下来。经过半个月的反复
叩问心灵关怀,解码精神需求满足之道 在这个蝉鸣悠长的盛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的学子们怀揣着人文关怀的炽热初心,踏上了前往西安康源养老机构的调研征程。我们以青春之名,将专业所学化作探访的脚步,聚焦银发群体,在康源养老院的庭院里、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帮助大学生提前洞悉就业市场动态、提升职场竞争力,8月10日至16日,在学院党委书记贺炳彦的指导下,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长驱职探”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两江工厂、招商华驰数智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