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 曹璟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商南县在茶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7月18日,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美丽乡村•点绿成金”暑期社会实践队作为“挑战杯”重点立项团队,在指导老师田雪航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该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此次调研覆盖富水镇茶海公园电商营销点、七碗茶茶叶基地以及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商南茶产业等重要地点,旨在通过实际考察了解茶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调研的第一站是富水镇茶海公园电商营销点,这里也是长安大学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茶海公园位于商南县富水镇,是商南县聚力打造的茶旅康养融合示范园项目,涵盖富水镇油坊岭村、茶坊村等6个重点产茶村,规划总面积达2万亩。公园内新建了1.6万亩无性系茶园和4000亩群体种,目前可采摘3000多亩。茶海公园不仅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还通过茶旅融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电商营销点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为茶海公园的茶叶销售开辟了全新的渠道。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个性化推荐,使得游客和消费者能够通过线上平台便捷地购买到高品质的茶叶产品,不仅提升了销售效率,还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覆盖面。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富水镇茶海公园电商营销点合影留念
接着,调研团队来到位于商南县富水镇马家沟村的七碗茶茶叶基地。该基地是茶海公园示范项目的联营公司之一,专注于茶叶的种植和生产。基地建设有机生态茶园700余亩,年产鲜茶叶39280斤以上。七碗茶茶叶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通过茶叶产业带动周边农户100余户200余人实现增收,有效发挥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基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七碗茶茶叶基地合影留念
调研的最后一站是商南县茶产业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该基地是全市首个以茶产业为保护对象的司法保护基地,融合了茶生态保护、人文保护、营商环境保护,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司法保障。基地的设立弥补了商洛市茶产业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方面的空白,通过司法手段保护茶产业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商南县茶产业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合影留念
通过实地考察和与当地政府、企业的深入交流,调研团队详细了解了商南县茶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成效。商南县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科学规划和政策支持,茶产业可以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商南县茶产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商南县的一张绿色名片。通过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商南县实现了“人均1亩茶”,带动了5万多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营销,显著提升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商南县茶产业的发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展示了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