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通过社会实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大学生为社会服务、勇担社会责任的信念,强化安全意识,在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12日下午,材料工程学院“两弹一星”薪火传,“匠心筑梦”正当时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行知楼E五楼会议室举办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培训会。会议由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胡瑞霞、王楠两位老师主持,实践队全体成员参会。
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胡瑞霞传达了学校关于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和工作安排,详细讲解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并就活动内容进行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强调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同学们努力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服务社会和人民。随后胡老师、王老师特地从“交通、财务、住宿、饮食”等方面的安全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并结合过往的经验为同学们举例子讲述了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全体同学要严格服从团队的安排,遵守纪律,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最后,胡老师对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保障自身安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实践活动安全顺利圆满地完成;二是希望同学们能把握机会,做好充分准备,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去,保质保量地完成本次社会实践任务并取得优异成绩;三是希望同学们珍惜实践机会,发挥专业优势,技能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立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使命,紧扣我校工科类专业特色,聚焦材料学院铸造、焊接、检测、材料等专业在航空航天产业以及核工业的重要作用,将“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核工业精神、工匠精神、专业认知”进行贯通教育。实践地点位于青海省海晏县原子城(原221厂),为了提前熟知调研地点、革命人物等历史故事,实践团成员集体观看了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牵头制作的大型纪录片《代号221》,该片旨在以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二二一厂)为视角,用影像记录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发历史,回望中国核工业在源起、研发、和试验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中国核武器科研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观影结束后,社会实践团队长李宇帆代表全体成员承诺将听从组织安排,严格要求自我,在实践中听从指挥,展现材料学子的良好风貌,并签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承诺书。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