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郭鹏飞)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资源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思想,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智点亮‘陕陕星火’”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王振宇、郎亮明和张美莎三位老师指导下,于7月16日出发前往陕西省部分红色资源所在地,探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为全面推进红色资源数字化整合与“大思政课”赋能贡献青年力量。
7月16日上午,暑期社会实践队10名师生统一着装,齐聚于长安大学南校区彩虹女神雕像处,举行此次暑期实践出征仪式。王振 宇老师、郎亮明老师和张美莎老师分别就此次实践活动的任务分配、日程安排、安全注意事项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详细的部署,以确此此次实践活动有序、高效、安全地展开。最后,全体队员在雕像前拉起旗帜合影留念,出征仪式圆满落下帷幕。
图为暑期实践队在彩虹女神雕塑下拉旗合影
出征仪式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奔赴此次实践活动的第一站——西安市王莽村。王莽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分东王莽村和西王莽村。1953年春,王莽乡西王莽村村民蒲忠智等带头组织起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以此推动了全县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水平。1955年9月毛泽东主席为《长安县王莽村四个合作社组织联社的经验》一文加了按语,并对王莽村农民群众办社经验与热情给予了充分肯定。王莽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当时成为全省甚至全国农业合作社的典范。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毛主席按语石碑
抵达王莽村后,全体队员在村支部书记和现任村委会主任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王莽村村史馆。在馆长的讲解下,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王莽村的悠久历史和辉煌事迹,详细了解了王莽村曾经作为闻名全国的“七一合作社”所留下的宝贵物质与精神财富。通过聆听馆长的讲解和实地参观的形式,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王莽村村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精神,极大增强了队员们的传承、保护、挖掘红色资源的责任感、使命感。
图为王莽村史馆内部陈设
7月16日下午,实践队来到位于长安区王莽街道汤房庙小学内的长柞工委纪念馆进行集中参观学习。长柞工委纪念馆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是1946年由李志中、王新茂、刘崇英等革命先辈遵照中共西北局指示,在党工委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的一个革命秘密联络点。
在认真聆听讲解、观看宣传纪录片后,实践队员结合长柞工委产生背景展开了一场以“长柞工委的光辉岁月”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借此,实践队员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长柞工委革命前辈在白区开展革命工作时的艰难和危险。随后,党员同志在长柞工委纪念馆门前,面对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在新时代,长柞工委纪念馆仍在以其博大宽广的胸怀,向世人展示着自己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图为党员同志在长柞工委纪念馆宣誓
征程虽远,行则将至;红色精神,历久弥新。社会实践新征程的顺利开启,让实践队员对接下来的探索旅程满怀信心与期待。数智点亮“陕陕星火”暑期社会实践队将在认真挖掘陕西现有区域散落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对小微红色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以期达到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大思政课”育人资源的目的,进一步传承好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社会实践特辑】在面对面交流中读懂乡村真实需求——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商南县金丝峡景区开展“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活动 为响应国家号召和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前往商
为探索我国乡村数智化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星野云田调查队于此暑夏之际,选定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作为核心调研点,开展一系列关于数智民生的乡村社会调查。 2025年7月10—16日,调查团于槐北村展开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在此期间,调查
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2025年7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一所特色鲜明的职业本科高校)商贸学院“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开展“专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基层调研。实践团成员与当地驻村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陈奕霖)7月17日,河北邯郸胡口小学迎支教团队开展活动的重要一天。这支团队以实际行动扎根乡村、服务基层,从课堂教学到民情调研,再到后勤保障,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新时代青年践行三农精神的担当,让胡口小学的这个夏日充满了温暖与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曹家铭)7 月 17 日,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 河 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柳园镇胡口村胡口小学进入支教第二天。全队按支教组、后勤组、调研组、宣传组四个小组分工运行。 图 1 调研组在与村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