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为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深入挖掘陕西省境内的小微红色资源,7月11日上午,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血脉传薪火 红色足迹映陕西”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陕西省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村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馆开展深度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实践队员在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孔思尧摄)
安吴青年训练班旧址,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培训青年干部的重要场所,为抗日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成员依次参观了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的各个展馆,详细了解了安吴青训班的创办背景、发展历程和革命成果。
实践队员参观展览 (孔思尧摄)
图为实践队员在场馆中阅读历史资料 (孔思尧摄)
图为实践队员在海报前宣誓 (孔思尧摄)
参观完纪念馆后,队员们与当地居民展开了深度交流,从当地居民口中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安吴青训班的历史。张大爷说:“安吴青训班已经修缮很多次了,青训班的房子都是老建筑,曾经是寺庙,有八百年的历史,村子里很多老人都参加曾经在哪里上过小学。”于大妈介绍青训班所在的街道还居住着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革命老兵——牛绍莲,并且热心地带着队员们去参观了革命战士居住的房子。
在交流中,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纪念馆的修建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更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丰富的思想启迪,让红色历史的印记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革命历史的尊重与热爱。
图为队员与村民们进行访谈 (孔思尧摄)
图为实践队员在讨论实践收获 (孔思尧摄)
实地参观安吴青训班,仿佛穿越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真切地感受到青年学子追求真理、救国救民的壮志豪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用青春之举告慰先烈英魂,不负青年青春韶华。
【社会实践特辑】在面对面交流中读懂乡村真实需求——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商南县金丝峡景区开展“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活动 为响应国家号召和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前往商
为探索我国乡村数智化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星野云田调查队于此暑夏之际,选定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作为核心调研点,开展一系列关于数智民生的乡村社会调查。 2025年7月10—16日,调查团于槐北村展开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在此期间,调查
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2025年7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一所特色鲜明的职业本科高校)商贸学院“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开展“专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基层调研。实践团成员与当地驻村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陈奕霖)7月17日,河北邯郸胡口小学迎支教团队开展活动的重要一天。这支团队以实际行动扎根乡村、服务基层,从课堂教学到民情调研,再到后勤保障,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新时代青年践行三农精神的担当,让胡口小学的这个夏日充满了温暖与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曹家铭)7 月 17 日,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 河 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柳园镇胡口村胡口小学进入支教第二天。全队按支教组、后勤组、调研组、宣传组四个小组分工运行。 图 1 调研组在与村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