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开发利用陕西红色资源,讲好“大思政课”,引导青年学子感悟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7月12日,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血脉传薪火,红色足迹映陕西”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咸阳市泾阳县安吴青训班,开展了一场以“跨越世纪的青春对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青春宣讲:革命精神的传承与时代接力
安吴青年训练班成立于抗日战争初期,是为适应抗战形势需要和广大爱国青年抗日救国要求而创办的一所战时青年干部学校。7月12日,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血脉传薪火,红色足迹映陕西”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教师王振宇、郎亮明和张美莎的带领下,抵达安吴青训班进行集中参观学习。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成员通过聆听讲解、实地参观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安吴青训班的历史背景及相关事件,实践队员苏媛媛结合安吴青训班的光辉历史展开了一场以青年担当为主题的宣讲活动。队员们纷纷表示,未来要将这份厚重的历史记忆化作前行的动力,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主题宣讲 长安大学孔思尧摄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展览 长安大学李杰龙摄
图为安吴青年训练班内部陈设 长安大学吕雯菁摄
村民访谈亿往昔,村子变迁启新篇
7月12日下午,实践队来到周边村庄,就安吴青训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近年来安吴镇及周边村镇的变化与村民们展开亲切交谈。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村民交流 长安大学孔思尧摄
在深入乡村的实地探访中,当地村民于大爷满怀感激地向队员们分享道:“安吴这几年生活好了,国家免费出钱给我们把房修了,把门头也统一了,你看多漂亮。马路干净又宽敞,现在每天生活幸福得很!”在亲身体验美好乡村生活图景的同时,实践队员们内心深受触动,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要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以青春之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村民交流 长安大学孔思尧摄
实地探访安吴青训班,一件件历史文物让队员们仿佛穿越至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刻感受到青年学子的救国热情。在村民质朴的语言中,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深深触动着队员。未来,团队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告慰先烈。
图为实践队在安吴青训班合影 长安大学郎亮明摄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