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返乡实践活动是当前教育实践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议题。它因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 同学们可以在这个社会课堂里自由驰骋, 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动手的过程中, 体会课本知识, 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日益凸显,大学生回到自己的家乡参与实践活动,已然成为一种时尚和社会责任。
以青春之我,筑红色之歌
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寒假之际,阿尔斯特学院机制UC-231班的普诺言同学随志愿者们一同来到“周保中将军纪念馆”进行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她在这里学习与讲解。通过帮助讲解员进行讲解,志愿者们不仅深入了解周保中将军英勇无畏的抗日精神,而且也将这段红色革命传达给游客们。同时,普诺言的同学也来到志愿者服务站,作为志愿者帮助纪念馆维护环境,维护秩序,以保证参观者能够有更好的体验,学习更多的知识。希望吾辈青年能用担当铭记红色初心,用信仰铸造红色灵魂,用奉献传承红色精神!
以青春之名,观家乡之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珍惜。在寒假期间,机制UC-231班的王冠洁以为家乡生态贡献、锻炼个人能力为初衷,积极参加了漯河市“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次实践,他不仅增长了环保知识,还深入调查了辖区内4家企业,亲自参与了对污水排放的取样检测工作。此外,他还走访了乡村农田,协助工作人员对沟壑土壤的污染情况进行抽样检测,并协助整理调查资料,为当地环境保护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实践过程中,面对地区大雪导致的路面结冰,他也积极参与道路除雪除冰工作,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展现出了一名优秀志愿者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感。这样的实践经历不仅拓宽了王冠洁的视野,也培养了他积极进取、勇于奉献的品质,为未来的成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能量。
以青春之声,奏响发展之程
探访家乡的奋斗历程,追寻党的领导下的发展脚步,是一次洗涤灵魂的旅程。让我们深入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革命故事,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家乡的英雄历程。回望那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年代,无数英雄儿女在党的召唤下,勇敢地踏上了改革的征途。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家乡的华丽转身,为我们描绘出⼀幅生机勃勃的时代画卷。此次实践活动,机制UC-232班的朱晏金同学走进家乡,在当地考察浏览文化遗迹,采取走访,参观的方式,感受文化的魅力。这次宣讲红色故事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历史不仅是过去的事情,更是⼀种传承和精神。通过与老人们的交流,让他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将这些红色故事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感受那种信仰和精神的魅力。同时,我们也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和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3已然成书,2024,阿尔斯特学院将聚焦薄弱环节,庚续奉献精神,下好社会实践你我他的“一盘棋”。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