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2024年大学生志愿者寒期文化科技卫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答辩落幕。本次社会实践成果评比活动采用现场答辩的方式组织开展,2022级、2023级辅导员老师、团委学生负责人参加了答辩会。本院共有21位同学参加答辩。答辩过程中,各同学从实践项目立意、实践内容、方案规划和实践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各同学与团队依托专业优势,紧密结合学院具体项目开展实地调研、实际帮扶等活动,获得了评委及观摩师生的一致好评。
其中,来自计UC-222的刘博为同学及其团队进行“寒假归乡,传播梦想”返校宣讲,回访秦皇岛市第一中学和秦皇岛市实验中学两所学校,向其高三学生宣传陕西科技大学,这一实践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科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通过走进中学校园进行宣讲,大学生能更好的传承文化和承担社会责任;机制UC-222的李怀玉同学回到家乡山西省右玉县深入调研七十多年战“黄龙”,造“绿海”的不懈奋斗故事,深入了解了右玉县依托绿色走出独特的脱贫致富之路及右玉精神;机制UC-224的秦子舒同学“探访革命圣地 赓续红色基因”前往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追溯红色记忆、汲取信仰力量,并于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序厅对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了采访。活动旨在领会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并发扬革命先辈不屈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机制UC-232的杨智峰同学以习主席提出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返回家乡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周潭镇凤凰村开展乡村扶贫工作,积极响应了国家关于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努力为国家扶贫事业添一份热,发一份光。
阿尔斯特学院团委按照2024年“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原则,坚持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志愿服务、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科技竞赛的有机结合,组织本院青年学子积极参与新时代:“助农”工作、“精神谱系宣讲”工作以及“生态环保”工作,不断扩大社会实践覆盖范围和受益面。其中包括“推进乡村振兴青年赋能行动 ”“传承精神谱系青年寻访行动”专项活动,“生态环保青年担当行动”实践专项活动,“民族团结青年实践行动”实践专项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青年作为行动”实践专项活动以及其他类实践活动。2022级、2023级大学生志愿者奔赴祖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得到了实践地政府和群众的热情赞誉和好评,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和反响。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