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双语讲好文物文化故事,2024年1月13日至14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丁宁倩、车凤茹、詹晓冉等人组成的科创小队深入陕西省法门寺、西安博物院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在法门寺内,团队成员们细致入微地研究了20件具有代表性的琉璃器文物,不仅深入了解每一件藏品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更着重于准确掌握它们的英文译名及详细介绍,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用世界共通的语言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中华文明与国际社会的有效对话。
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队员们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为未来的双语外宣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科创小队后续进行的双语公众号推文翻译的准确性。语言文化学院科创小队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借助创新思维与先进技术,不断挖掘和传播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使之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世界的桥梁,为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倡议赋予更加鲜活的时代内涵。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