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凝心铸魂新时代|长安大学开展“传承非遗·展望未来”

长安大学 2023-11-24 浏览:

传承非遗·展望未来——碑林区文化馆参观学习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学习教育,深刻感悟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2023年11月7日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二级党校入党积极分子秋季第四组赴西安市碑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图片1.png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留念

铁树银花自天落,漫天星辰四溅开。非遗文化传承千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库,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我们要想前进,就必须站在传统上,守正创新。参观中了解到碑林区文化馆现有世界级非遗1项,国家级非遗12项、省级非遗百余项。

初入馆内,精巧的剪纸便吸引队员的目光,剪纸作为一种古老的镂空技术,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常包含多样的含义与形式,馆内展出的剪纸大多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裁剪展示。在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现代剪纸将传统的剪纸与现代风格相结合,向人们展示着独特的魅力,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还能传承和发展剪纸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为基础,创新为手段,让这种艺术形式更加的贴近人们的生活,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图片2.png

图为剪纸:冰墩墩和雪容融

曲艺、书法让我们沉浸其中、如痴如醉;锁绣、木雕、金银细作的细致纹理让我们感叹手艺人们的高超技艺;布糊画、棉絮画、木版年画,一幅幅精美的图景让我们身临其境,传神的艺术表现力将人民的美好生活描绘地绘声绘色;陶俑、关中泥塑栩栩如生,十二生肖神情各异,生动活泼。

WPS拼图1.png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学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除了艺术外,传统饮食、医药同样令人倍感新奇。据馆内人员介绍:部分传统饮食、医药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葫芦头泡馍、老孙家羊肉泡馍等,传统医药有六代传承的马明仁膏药制作技艺,马氏膏药针对治疗风湿骨病、颈肩腰椎顽疾。

WPS拼图4.png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学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走进碑林文化馆,不仅敲开了我们对非遗文化认知的大门,更让我们懂得非遗文化的珍贵。非遗文化是我国一代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方式、文化、风俗习惯的智慧结晶,保护非遗文化,不让非遗文化继续消失势在必行。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自信、传承是我们每一个青年人的使命与责任。保护非遗文化,让民族智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供稿、供图: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二级党校入党积极分子秋季第四组

责任编辑:春风化雨
相关文章
西农学子三下乡: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西农学子三下乡: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

叩户、聚智、溯源、探效、问策!环境青年 “五阶解码

叩户、聚智、溯源、探效、问策!环境青年 “五阶解码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盛夏七月的关中平原绿意盎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渭水清源,绿动关中” 实践团七十名师生,带着环境学科专业硬实力与守护绿水青山的使命担当,于 7 月 15 日至 30 日深入西安、咸阳

河北省黄儿营村土地空间配置情况调研——西北农林科技

河北省黄儿营村土地空间配置情况调研——西北农林科技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精诚合作,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完成调研工作。我们深知,精准认知土地国情是科学决策的基石。在起初确定选题时,可谓是千头万绪,又临近考试。一遍团队内部激烈讨论,一边与指导老师深入探讨,选题迟迟定不下来。经过半个月的反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往西安市养老机构开展调研活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往西安市养老机构开展调研活动

叩问心灵关怀,解码精神需求满足之道 在这个蝉鸣悠长的盛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的学子们怀揣着人文关怀的炽热初心,踏上了前往西安康源养老机构的调研征程。我们以青春之名,将专业所学化作探访的脚步,聚焦银发群体,在康源养老院的庭院里、

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长驱职探”暑期社会实践

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长驱职探”暑期社会实践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帮助大学生提前洞悉就业市场动态、提升职场竞争力,8月10日至16日,在学院党委书记贺炳彦的指导下,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长驱职探”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两江工厂、招商华驰数智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