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必须把乡村产业兴旺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发展和内生增长。为深入学习瀛湖枇杷产业发展模式与科技元素,8月2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瀛湖镇枇杷产业调研团走进乡村,跟随瀛湖镇村民致富脚步,开展实践调研。
出发前,调研团联系指导老师、村干部初步了解了当地情况,并展开会议规划好了路线和出行方式,筹备好了访谈资料和相关器材。
调研团驱车前往安康市北亚热带经济果树试验示范站,拜访示范站驻站站长魏凌云老师。魏凌云老师介绍:“示范站由鲁周民教授带领专家团队,以枇杷品种的种植与研发为主,主要种植品种为‘大五星’,稀有‘小五星’以及意大利、西班牙品种。”随后,示范站康明亮老师带领调研团成员们进入园区,讲解果树品种,如枇杷、狮头柑、柚等。在枇杷园区里,团队成员们参观了花果与修剪管理、土壤水分及施肥对果实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等栽培技术示范。尤其是疏花疏果套袋等系列技术,简单实用,破解了果个小、外观品质差的难题。现在,这类果实均个大味甜,品质较之前大大提高,为当地山区群众产业脱贫做出了较大贡献。团队成员们都深切体会到了以农业科技现代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强劲活力。
图为示范站站长魏凌云为调研队介绍相关内容
由于调研地清泉村等四个村子都离市区较偏远,连续换车打车给本次调研之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通过与示范站康明亮老师交流访谈,热心的康老师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在他的协调下,调研团联系到了一位司机阿姨愿意在调研期间以一个最优惠的价格接送调研团。在司机阿姨和老师的建议下,调研团重新规划了路线、进一步完善了调查问卷,这不仅让本次调研更加顺利,更让团队成员感受到当地人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图为调研队在示范站前合照
在示范站的一天里,调研团初步了解了瀛湖枇杷的培育历程,更激起了调研团成员们对各村枇杷产业发展模式的好奇,都对接下来的行程满怀期待。科技强则农业强,情义广则人才广。负责人的关心关爱让更多农业人才想进来,想留下。作为西农学子,应主动深入基层,了解农业之需,学习专业知识,对症下药,为产业兴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社会实践特辑】在面对面交流中读懂乡村真实需求——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商南县金丝峡景区开展“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活动 为响应国家号召和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前往商
为探索我国乡村数智化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星野云田调查队于此暑夏之际,选定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作为核心调研点,开展一系列关于数智民生的乡村社会调查。 2025年7月10—16日,调查团于槐北村展开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在此期间,调查
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2025年7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一所特色鲜明的职业本科高校)商贸学院“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开展“专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基层调研。实践团成员与当地驻村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陈奕霖)7月17日,河北邯郸胡口小学迎支教团队开展活动的重要一天。这支团队以实际行动扎根乡村、服务基层,从课堂教学到民情调研,再到后勤保障,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新时代青年践行三农精神的担当,让胡口小学的这个夏日充满了温暖与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曹家铭)7 月 17 日,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 河 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柳园镇胡口村胡口小学进入支教第二天。全队按支教组、后勤组、调研组、宣传组四个小组分工运行。 图 1 调研组在与村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