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灾后重建工作进展,同时增强村镇居民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提高灾害风险防范意识。由陕西理工大学郭鸿老师带队指导的“岭南先锋·生态秦岭”秦岭南麓地质灾害调研社会实践团于7月29日赴陕西省汉中市汉坪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灾后治理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通过分发海报、实地访谈等方式从治理效果及村民感知等方面对当地居民进行调研。
(图为实践团队野外调研活动)
调研活动之前,实践团队多次开展线上线下会议。郭老师结合本实践团队近三年的地质灾害调研数据,较为全面的对同学们进行了汉中市自然地质状况科普,团队成员对调研区域的受灾影响、实际状况等方面取得了初步了解。除此之外,同学们聚焦当地居民灾后居住心态及对治理的感知等各方面,精心设计调研问题,明确分工,做好了深入乡村走访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
(图为实践团队调研活动途中照片)
地灾学习过程中,指导老师郭鸿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汉坪村相关灾后现象及治理措施。实践调查发现,灾后导致了部分植被破坏、房屋摧毁和道路受损。通过地上点滴痕迹,实践团队成员对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影响作出了一定的评估,并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参观学习了不同的治理方式的采用条件,结合地形、土质等的判断方法,将生态治理的理念融入到治理方法中。
(图为指导教师讲解泥石流灾害支护方式)
调研时,实践小组采取入户调研的调研方式,与当地村民进行了面对面沟通交流,对收集到的居民诉求与意见认真分析和整理,期望为汉坪村当地实际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在交谈过程中,了解到当地群众面对自然灾害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可贵品质,以及我党带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实践队员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图为调研小组成员入户调研)
自然灾害信息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开展自然灾害信息调查,将有效提升社会对灾害风险的理解,本次实践活动于汉中市汉坪村调研多家居民,不仅了解了相关地质灾害对当地居民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的巨大损失,了解地质灾害预警措施,而且通过张贴海报,科普宣讲等方式进行地质灾害知识普及,进一步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图为实践小组成员进行地质灾害宣讲)
实践团队后期将整理撰写调研报告,希望可以为今后重大突发自然灾害的灾后重建、治理工作尽一点微薄力量。同时在这次活动中也感受到了党对群众的引领,相信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基层工作人员的带动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革命精神,感悟历史文化,7月10日至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爷台山革命遗址、泥河古博物馆、金川湾石窟、秦直道起点遗址、甘泉宫遗址及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
2025 年 7 月 14 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开展工业文化学习。活动旨在让学子了解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感受老一辈纺织工人奋斗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