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展现青年学生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靓丽身影,凸显青年一代贡献青春、建功立业的时代风采,引导更广泛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2023年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枫火志愿者队深入基层,来到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和杨家沟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一起绽放青春风采,圆梦中华复兴!
当实践团成员们谈到习总书记来陕考察时,高主任表示高西沟村自总书记离开以后变化相当大。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高西沟村考察时指出,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为贯彻党中央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西沟村主动成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先行者,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高西沟人民以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创造出了土地利用“三三制”模式,经过四届村党支部三代人的共同努力,将一个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困山村,变成了今日“高山松柏连成片,陡坡牧草绿油油,水库清澈映青山,平展坝地喜丰收”的“塞上江南”。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农林牧产业全面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也为其他地区生态治理提供了有效经验。
实践团采访高西沟村高主任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嘉欣供图
7月18日下午,实践团走访了米脂寺沟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参观当地的黑色养殖基地、杨家沟孔雀园、杨家沟樱桃采摘园等生态产业和红色革命旧址,探寻杨家沟村“黑色养殖+绿色田园+红色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致富道路,并对农业基地负责人展开深度访谈。在采访中实践团了解到,当地的土猪肉售卖价格比市场贵10元左右,主要是通过肉质取胜盈利。此外,杨家沟村内还引进了冷鲜储藏技术、冷链运输技术,市场较大,经济发展惠及周边地区。近年来,杨家沟村党员群众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确立了“红色领航,绿色发展,多产联动”的新发展理念,在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上不断取得新成效,并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赓续红色血脉,带领党员群众共同努力,不断谱写杨家沟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图为杨家沟村黑色养殖基地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嘉欣供图
面对水土流失严重、老百姓吃不饱饭的现实,勤劳智慧的米脂县人民赓续红色血脉基因、走绿色发展道路,逐步把山上光秃秃的“刺眼黄”变成了林草盖坡洼的“希望绿”,实现了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的双赢。实践团的西外学子们望着盛夏的高西沟,感受着生长在黄土高原褶皱里高西沟人的质朴热情,也感慨着一个荒芜贫瘠的穷山沟到山清水秀“陕北小江南”的青绿蝶变。相信,通过此次的实践调研活动,西外学子们能够像高西沟村人民一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发扬实干精神,久久为功、勇毅前行,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出实绩、圆梦想、创奇迹,共同续写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