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醉翁亭文化、儒林文化、孝文化、凤阳花鼓、琅琊山庙会、全椒走太平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历史地域文化承载着滁州人民的美好回忆,滋养着滁州人民的心灵,也凝聚着滁州人民深厚的地域情感。为了探索挖掘滁州市各地区所蕴含和彰显出来的历史文化,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亭城探索历史文化行动小分队”(罗瑞豪、张子骏、周少斌、张扬、王翔、龚家星)于7月10日至7月16日前往“亭城”滁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为琅琊山醉翁亭、南京太仆寺、滁州博物馆。
小队于7月10日在滁州学院会峰校区集合,经过商量后确定了实践计划期间的饮食住址问题,并在稍作休整后前往琅琊山风景区。琅琊山风景区古名摩陀岭,系大别山向东延伸的一支余脉,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之美誉,而其中的醉翁亭更是被称之为“中国四大名亭之首”。小队成员看到醉翁亭后,仿佛感受到了欧阳修当年坦然面对政治上的挫折,陶醉于“环滁皆山”的美景,并怡然自乐的豁达心境,也有了《醉翁亭记》这样的千古佳作。小队成员不禁为这样一个亭子所展现出来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而感到惊叹。
(图为琅琊山与醉翁亭 张子骏摄)
次日,小队乘车前往南京太仆寺。查阅资料后得知,南京太仆寺始建于明朝,由明太祖于洪武六年置于滁州,其主要职责是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小队成员游览之后都感受到南京太仆寺建造面积之大,这也反应出了当时明朝对军事力量的看重,同时小队成员讨论后认为这也与当时的社会动荡有关。
(图为小队成员在南京太仆寺的合影 罗瑞豪摄)
实践后期,小队一行乘车来到了滁州博物馆。滁州博物馆位于滁州市政务中心西南角,占地面积32786平方米,建筑面积19605平方米,展陈面积4600平方米,库房面积1200平方米,是皖东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自然风物陈列以展示滁州自然风貌为主,分别有岩溶地貌、古老的火山、丹霞胜境、湿地天堂、草场与牧区、走进森林、地下宝藏和古生物遗迹等七个部分。历史文化陈列分为源起淮水、涂中初兴、气越淮扬、开天首郡、近世风云等五个版块。在对博物馆进行游览与探索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滁州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加强了我们对于滁州的认知,不由得产生了一股敬畏之心。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滁州历史文化探索的决心。
(图为滁州市博物馆楼 张子骏摄)
(图为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交流 张子骏摄)
之后,小队又去了解了凤阳花鼓戏的知识,可惜小队没能碰上有凤阳花鼓戏表演的时候,但每个成员都通过查阅资料以及询问当地居民有关凤阳花鼓的知识。各自收获良多,作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戏曲剧种,凤阳花鼓戏被誉为“凤阳三花”之一,源自于花鼓灯,起初是花鼓灯的后场小戏,在清代中期逐渐成熟为独立剧种。现如今已经成为中华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每个成员都对这座醉美亭城有了新的认识。滁州处处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无论是景色还是历史建筑又或是地方文化,都是无比丰富的。由于时间有限,此次社会实践也只是前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但我们希望能够将探索到的历史文化与当前亭城的建设相结合,宣传亭城文化,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亭城文化。促进亭城的发展,提高亭城的知名度,同时领略历史文化的悠久与创新,吸取精华锐意进取。
【社会实践特辑】在面对面交流中读懂乡村真实需求——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商南县金丝峡景区开展“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活动 为响应国家号召和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前往商
为探索我国乡村数智化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星野云田调查队于此暑夏之际,选定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作为核心调研点,开展一系列关于数智民生的乡村社会调查。 2025年7月10—16日,调查团于槐北村展开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在此期间,调查
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2025年7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一所特色鲜明的职业本科高校)商贸学院“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开展“专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基层调研。实践团成员与当地驻村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陈奕霖)7月17日,河北邯郸胡口小学迎支教团队开展活动的重要一天。这支团队以实际行动扎根乡村、服务基层,从课堂教学到民情调研,再到后勤保障,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新时代青年践行三农精神的担当,让胡口小学的这个夏日充满了温暖与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曹家铭)7 月 17 日,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 河 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柳园镇胡口村胡口小学进入支教第二天。全队按支教组、后勤组、调研组、宣传组四个小组分工运行。 图 1 调研组在与村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