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农学子三下乡:溯源“户太八号” ,让紫色葡萄助力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3-08-22 浏览: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了解葡萄产业发展条件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2023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陕西省鄠邑区调研队走进田间村落,深入消费市场,探访葡萄研究所,助力乡村振兴。

调研队了解到,鄠邑区种植出的“户太八号”葡萄远近闻名,其果穗整齐,色泽饱满,味道甘甜,鲜美可口,那里自古以来就是葡萄种植产业的优生区。

为了深入了解“户太八号”背后的绿色科技以及在其发源地的产业状况,实践队来到西安市葡萄研究所及其周边的村落、市场,采用实地调研、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开启“户太八号”市场发展广阔前景的探寻之路。

研究所合影(1).jpg研究所调研组合影

调研队有幸采访到“户太八号之父”——纪检老先生。调研队同纪老先生交流时,纪老先生亲切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这群孩子们,在谈到植物保护与未来农业发展紧密相关,他更是激动不已,他对同学们寄予深切的厚望,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未来要做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纪先生讲话(6).jpg纪先生讲话

纪老先生讲到,区域化、精准化、专业化种植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则。近些年,为了能扩大葡萄种植规模,提升产品质量,他在太白山下找到一片适宜葡萄种生长的地方,那里气温较低,空气清新,气候适宜,如果能够将那里的葡萄产业开发起来,就带动起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纪老先生的女儿也讲到:“村民们现在清晨五六点便起床去地里干活,一直忙碌到太阳下山才肯回家,大家都对脚下的土地充满了希望,干起活来自然有劲头。”说起父亲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的客座教授,她讲述道,父亲的师傅待父亲十分要好,言传身教的深厚情谊让人感恩不已,而父亲与土地的感也是不言而喻,在她小时候,父亲种出来的果子都要比普通果子更多更大。

市场调研(1).jpg市场调研

负责葡萄门店销售的阿姨表示,“户太八号”葡萄销量十分可观,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顾客购买品尝,还有许多老顾客,每年八九月份葡萄成熟时就会来购买。说起近几年互联网新媒体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阿姨提到,为了满足各个地区客户的需求,“户太八号”葡萄的包装和运输都有其专门的方式。阿姨还热情地向同学们展示充气包装袋,这样的包装,为的是送到顾客手里时,保证葡萄是完整的、新鲜的,只有好的品质,才能获得顾客的信赖。

与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交谈下来,同学们感受到纪老先生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土地,奉献给葡萄产业,奉献给祖国三农事业,亲眼见证千千万万劳动者用辛勤汗水创造美好生活。这次溯源之旅,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一颗“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种子,更加坚信要脚踏实地、自找苦吃。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美丽乡村必将在青春奋斗的热血下焕发出别样光彩!

责任编辑:吴芝怡 张曦哲 杨捷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