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的号召,助力乡村振兴,自觉参与乡村建设,发挥大学生专业特长。陕西理工大学秦岭南麓地质灾害调研社会团于7月24日赴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深入开展主题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近年来,南郑县地壳间歇性抬高频繁,多次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使得河流下切形成断裂带、破碎带等微观地貌,加上南郑县暴雨频发,从而导致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一直秉持“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理念,为提高人居环境不断努力。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由土建学院郭鸿老师带队,指导团队来到地质灾害区域进行调研。在路上,郭老师一边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一边引导成员思考如何有效预防灾害的发生,团队成员都受益匪浅,也感受到专业知识在生活中有着重大作用。
通过前期调研,实践团已经了解到随着道路建设、水电站修建、矿山开采等人类活动,区内地质环境逐渐变差,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更为严峻。为了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实践团通过村镇走访、张贴海报等方式向当地居民宣传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在走访过程中,实践团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了解了灾害的实际情况,同时进行了防灾知识的宣传,年长的爷爷奶奶对这些知识不是很了解,团队成员都积极耐心的进行讲解。
随后,成员在公告区张贴地质灾害宣传海报,其包含有预防地质灾害的关键信息,可以为当地居民起到提醒作用,提前了解人们所面临的潜在灾害的风险,同时向公众传递重要的防灾信息,教育人们如何正确应对和避免灾害。通过这些方式,帮助人们在灾害发生时保持冷静,并及时采取行动,降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这次调研实践团从开始翻阅资料做准备,到后来实地去收集沙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为提高且能实实在在改善当地居民防灾害意识,实践团成员都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作为土建学子始终坚持,致力于改善秦巴山地人居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7月15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踏上征程,首日于兴义市扎实开展红色教育与非遗传承实践。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革命热土,用双手触摸文化根脉,于行走的课堂里淬炼初心、凝聚共识。 烽火威舍忆峥嵘,青春步履淬初心 实践队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7月9日至15日,长安大学理学院“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商南县青山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实践队围绕“红色教育、科技赋能、教育帮扶 、产业调研”四大主题,
“弘扬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专项 |延河星火:档案溯心,宝塔铸魂 追寻红色足迹,铸牢信仰之基。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指示精神,2025 年 7 月,西北大学“延河星火实践团”赴延安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7月15日,长安大学赴宁夏同心“踏寻红迹承初心,深耕乡土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探访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陕甘宁临时政府旧址及烈士陵园,用脚步丈量传承,以实干浇灌振兴,让红色的种子在乡土
7 月13日,长安大学赴新疆乌鲁木齐、阿克苏地区“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在龟兹博物馆与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触摸千年文明印记,全方位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