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7月18日至7月2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赴陕西省关中农村地区开展建筑保温隔热状况及室内热舒适性现状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李家岩村度假区、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白鹿原金星村进行实地调研。
明确实践方向,制定实践计划
实践团成员与团队指导老师多次商讨后,明确了实践方向,制定了实践计划,即开展农村建筑保温隔热状况及室内热舒适性现状调查研究,了解农村建筑的建筑结构及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分析研究农村建筑的运行能耗及研究农村建筑节能改造和优化策略。利用通过学习温湿度自动记录仪、黑球温度计、手持风速仪、红外测温仪、热流计等测量环境参数的实验仪器测量室内外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黑球温度、风速、建筑围护结构壁面温度等参数。
图为实践团商讨方案并学习使用测量仪器
深入乡村生活,测量环境参数
实践团成员会见村委会干部并介绍实践目的和实践计划,表示团队成员会利用专业知识、发挥专业特长,对农村建筑中存在的易引起建筑能耗高得因素提出建议,并对需要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住户提出改造意见和具体改造措施,宣传建筑节能理念,让农民了解建筑节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绿色效益和社会效益。村委会干部给予肯定并表示定会大力支持,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改善乡村环境进而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
随后实践团成员分组行动,分别测量室内外环境参数,量化分析室外气候通过围护结构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为改善农村建筑室内舒适度,建设绿色低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数据支持。
图为团队成员测量环境参数
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民生民情
实践团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深入实际,走访居民,了解实情,希望可以用所学专业知识帮助居民解决问题。通过调查问卷走访,了解农村的采暖和制冷方式,了解农村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产生的煤费、电费,了解住户的主观热感觉与热评价,了解住户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主观期望等。
通过调研发现李家岩村居民们对住宅舒适度的主观感受较高,对改善室内舒适度的主观期望值较弱,只有部分住户反应一年电费开销较大;而金星村居民们对住宅舒适度的主观感受是冬冷夏热,对改善室内舒适度的主观期望值较强,对于少数的砖房和土方,居民们表示急需改善室内环境。
图为队员正在问卷走访
总结调研结果,推进后续调研
两村居民不同的感受与期望主要是因为房屋结构不同,李家岩村为政府统一规划下的标准建房,住户家中都安装有两台以上的空调,炊具以天然气为燃料,另外还安装有壁挂炉、太阳能热水器等;而金星村为居民自建房屋,房屋建造方式较为单一,另有一部分砖混结构的房屋和极少一部分土房。
图为实践团成员总结并分析数据
在本次调研中,实践团成员各司其职、积极配合,通过问卷走访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了解了农村居民的居住现状,获取了大量的统计及实测数据,深刻体会到改善农村建筑室内舒适度的重要意义和我国脱贫攻坚成果的来之不易,通过总结调研结果,及时补充优化后续调研方案。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营造绿色低碳、健康宜居的美丽乡村贡献青春力量。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革命精神,感悟历史文化,7月10日至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爷台山革命遗址、泥河古博物馆、金川湾石窟、秦直道起点遗址、甘泉宫遗址及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
2025 年 7 月 14 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开展工业文化学习。活动旨在让学子了解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感受老一辈纺织工人奋斗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