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乡村振兴成为了国家的重要战略。为了推动乡村发展,许多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西农学子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不甘落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响应号召,走进山楂之乡辉县,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当地振兴贡献力量。2023年7月18日至2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学院赴辉县市调研山楂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调研队走进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南寨镇三官庙村。
图为在辉县市裴寨村纪念馆讲解员为成员们讲解裴寨村村委会主任裴春亮的事迹。通讯员 张乃耘摄
图为调研队在辉县市裴寨新村习书堂与村干部共同展开关于农业与乡村振兴的座谈交流。通讯员 郭亦佳摄
图为调研团在裴寨村电商中心了解裴寨新村现阶段紧跟时代潮流发展电商产业的现状。通讯员 张乃耘摄
图为调研团在与村长交流通过“提质增效+带动创新”的组合方式带动乡村产业振兴项目。通讯员 张乃耘
图为成员们来到辉县市裴寨村村民家中进行采访。通讯员 张乃耘摄。
图为调研团在辉县市三官庙村山下的山楂集中种植基地进行实地参观考察。通讯员 郭亦佳摄
图为调研团在三官庙村山楂种植基地与负责人进行交流,认识了解农业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讯员郭亦佳摄
图为调研团来到由辉县市三官庙村村长王新生所管理的“楂之恋”山楂加工厂,深入山楂加工厂进行相应的参观学习。通讯员 郭亦佳摄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而河南省,作为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并取得显著成就的农业大省,则成为调研团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具体地点。调研团将乡愁与乡村振兴一齐寄于河南省辉县市,走进太行山脉,着重聚焦于其特色产业山楂,以“山楂的使命”为主题,即通过学习辉县山楂的种植、再加工及销售等一系列过程,了解当地山楂产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更好的宣传、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活动整体从山楂技术工艺、政府振兴政策、老区精神传承三板块进行调研学习。通过了解实现附加值提高的山楂深加工技术,当地山楂加工厂及企业的产品加工流程、高新技术在生产线上的应用等,以及该产业带动太行山山楂种植户脱贫致富,共同迈向小康生活的发展历程,通过与合作社、当地企业家、村干部、当地百姓的深入交流,走访太行革命老区,了解相关人物事迹,深入了解山楂产业链体系带动乡村振兴的战略和实施情况,学习并弘扬太行革命老区“红旗渠精神”和“辉县人民干得好”精神。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盛夏七月的关中平原绿意盎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渭水清源,绿动关中” 实践团七十名师生,带着环境学科专业硬实力与守护绿水青山的使命担当,于 7 月 15 日至 30 日深入西安、咸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精诚合作,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完成调研工作。我们深知,精准认知土地国情是科学决策的基石。在起初确定选题时,可谓是千头万绪,又临近考试。一遍团队内部激烈讨论,一边与指导老师深入探讨,选题迟迟定不下来。经过半个月的反复
叩问心灵关怀,解码精神需求满足之道 在这个蝉鸣悠长的盛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的学子们怀揣着人文关怀的炽热初心,踏上了前往西安康源养老机构的调研征程。我们以青春之名,将专业所学化作探访的脚步,聚焦银发群体,在康源养老院的庭院里、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帮助大学生提前洞悉就业市场动态、提升职场竞争力,8月10日至16日,在学院党委书记贺炳彦的指导下,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长驱职探”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两江工厂、招商华驰数智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