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实践团:创新绿色发展路,锚定“双碳”谱新篇

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 2023-08-17 浏览: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路上,中国蹄疾步稳,正以磅礴伟力书写着绿色发展答卷。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引擎,为深入了解我国“双碳”现状,加深专业认识,更好的助力“双碳”目标,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动“碳”路队以“创新绿色发展路,锚定‘双碳’谱新篇”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从兰州到白银再到青海,实践团队用脚步丈量了我国“双碳”成就;从高校到政府到企业再到基层,实践团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认识了“双碳”、认识了自身专业。

高校:科技赋能,助力“双碳”

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依托手段,高校是科技突破和创新的重要摇篮之一,实践团队于8月1日抵达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开展研学交流活动。

团队在大气科学学院黄建平院士团队老师韩东亮、博士生刘晓岳的带领下,参观了国内首个高精度氧气观测平台,深入学习了“城市呼吸”计划,开拓了团队同学助推“双碳”目标新思路;随后,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潘多强老师为团队带来主题为《先进核能,零碳未来》的报告,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核能为什么能成为解决“双碳”问题的一把钥匙,加深了团队同学对自身专业的理解。最后实践团队与兰大学子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围绕“双碳”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实践团队成员董镇蛟还以“传承西迁精神,让旗帜永恒飘扬”为主题,向兰大的师生介绍了四年西迁路的风雨艰辛。经过交流,大家以更昂扬的姿态投身“双碳”建设的宏大目标之中。

双碳的推进需要各高校相关专业的科研团队和青年学子成为“碳”路者,立足自身专业久久为功,以精勤、敦笃、果毅创新科技、赋能“双碳”,把论文成果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图1.团队成员赴兰州大学研学

政府:因地制宜,向绿而行

2023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上,兰州新区荣获“2023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优秀案例”。 8月3日,实践团队抵达这座“开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绿色生态新城,深入了解兰州新区如何利用区域优势,下好“双碳”这盘棋。

兰州新区基于区域特色,创新推出“丝路碳票+碳资产抵押+绿色保险”融资服务,有效解决绿色生态资产“抵押难,变现难”的问题。在参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展览馆时,讲解员介绍道:“兰州新区建立多层次、差异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能进一步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的内生动力,促进兰州新区绿色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吸引更多的绿色企业入驻兰州新区,推动兰州新区高质量发展。”有趣的是,新区同样开设了个人账户,平时的低碳行为都可获得碳积分,在线上绿色商城兑换礼品,让居民从日常生活就建立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的习惯。

图2.团队成员赴兰州新区研学

总体上,兰州新区已经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立足实际,充满区域特色的“双碳”体系,从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等方面齐发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先行先试,敢闯善为。在践行双碳战略目标上,兰州新区为其他区域做出了示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活在兰州新区的人们一定会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企业:绿色改革,节能降碳

企业是“双碳”棋盘上的排头兵,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兰州助剂厂、液态阳光示范园区以及黄河水电公司共和光伏产业园敢为人先,是企业践行“双碳”目标路上的“碳”路先锋。

兰州助剂厂作为1966年就成立的老牌厂区,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创新科技,节能减排。厂区技术专家向实践团队详细介绍了目前企业所采用的循环水控制系统变频调节系统,能有效降低循环泵40%的能耗,这在国际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他们也积极协助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更新控制系统,共享绿色科技;液态阳光项目将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绿色氢气和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成转化为易于存储和利用的甲醇,对推动煤化工企业实现零碳排放和绿色能源转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位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光伏蓝海实现了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畜牧的“光伏+”模式,实现区域“绿电”的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助力了区域经济发展。

图3.团队成员赴绿色改革企业研学

乡村:绿色发展,乡村振兴

推行“双碳”目标,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是一场关于能源的革命,同时也是一场关于人民群众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的主战场在农村。

白银市会宁县新添堡村与陇西川村是当地“四改”惠老区示范项目落点村。经过改厨、改暖、改炕、改厕,他们生活的村庄正换旧貌、展新颜。实践团队实地考察发现,近几年两个村子逐步推广“太阳能光热系统+生物质炉具+暖气片+智能恒温水暖炕”的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清洁取暖模式,实现群众主要依靠太阳能光热取暖,并一体化解决日常洗浴、热水和水暖炕热源供给问题。据新添堡村郭主任介绍,通过“四改”项目,农户每户每年可节约采暖费用1800元以上,减排二氧化碳5吨以上。团队在试点家庭看到, 不锈钢橱柜、智能化油烟机煤气灶等家具也应有尽有。“生活比之前干净、方便、省钱多了!”试点家庭幸福地跟实践团队介绍道。此外,新添堡村正在重新布设地下水管道,并增设污水处理厂。据郭主任介绍,之前村子便是靠着养牛脱了贫,过上了“牛”日子。现在追求的不仅是产业兴旺、百姓富裕,还有美丽村庄,健康生活。

新添堡村与陇西川村为探索建设低碳乡村、绿色乡村的实践做出了贡献,只要道路选的对,步子迈的准,建设低碳乡村、绿色乡村同样是乡村振兴的动力。

图4.团队成员赴绿色发展乡村研学

“十四五”是推行“双碳”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下好“双碳”这盘棋需要多方助力,齐众心,汇众智,聚众力:高校需完善“双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引领未来气候治理和绿色发展的人才;政府需因地制宜,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握好船舵,向“绿”而行;企业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以科技创新带动绿色转型,以节能降碳带动可持续发展;乡村应明确绿色生活低碳生活不仅是整改村容村貌的“面子”工程,也是改变村民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里子”工程,要让村民在富裕生活中,共享村庄之美、生活之美。大风泱泱,大潮滂滂,各方拿出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劲头,关于中国的“双碳”故事一定会响彻国际社会!


责任编辑:西交能动碳路
相关文章
长安大学学子赴青山社区开展支教帮扶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赴青山社区开展支教帮扶活动

7月12日至13日,长安大学 理学院赴陕西商南“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继续在青山社区 开展支教帮扶活动。 李乐平针对小学英语学习,系统讲解了英语五大基本句型和七大句子成分,通过情景对话练习和“句型投篮”互动游戏,帮助学生提升语言学习能

安康行:叩访秦巴文脉,润色汉水振兴

安康行:叩访秦巴文脉,润色汉水振兴

安康行:叩访秦巴文脉,润色汉水振兴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汤夏钰)近日,安康汉江之畔迎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 商贸筑梦” 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人步入被誉为 “秦巴明珠” 的安康博物馆,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约。馆内 “三主两辅” 的展

香山村黄牛记:一场山野间的产业振兴调研

香山村黄牛记:一场山野间的产业振兴调研

香山村黄牛记:一场山野间的产业振兴调研 安康讯(王喆熙 汤夏钰 邵佳祥 摄)当乡村振兴的风拂过秦巴山脉,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的黄牛,便成了山间最灵动的注脚。这片被晨雾吻过的土地,用丰茂的牧草滋养着成群的黄牛,却也在产业发展的路上,遇到了看

长安大学理学院赴商南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长安大学理学院赴商南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为深入了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14日,长安大学理学院“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商南县开展调研。 实践队进入茶海公园进行实地考察,队员们仔细观察茶树生长状况,认真记录茶叶长势和种植密度,详细查看土壤条件和

陕工学子赴安康:纺线织梦,链动振兴

陕工学子赴安康:纺线织梦,链动振兴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汤夏钰 邵佳祥 摄)7月12日,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路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商贸筑梦” 暑期社会实践团于近日深入安康市,启动 “专业赋能地方经济” 调研行动。实践团成员先后走访中国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