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合阳县乡村振兴支教团于合阳县金峪镇九年制学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支教团结合近年的支教经验教训以及园艺学科专业特色,开设了爱国主义系列课程、树叶书签、拒绝校园暴力、科学小实验、民族舞、体育课、我的大学梦等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课程,帮助孩子们拓展视野、增强体魄,让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和保持健康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萌发,并且给乡村孩子带去课外书、文具、衣服等学习生活用品,送去温暖与陪伴,收获感动与温暖。
美育树自信,体育注活力
舞蹈《采桑谣》是一支经典的傣族舞蹈,支教团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舞蹈专长,耐心指导孩子们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孩子们积极掌握每个舞步,展现自己的天赋和灵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向孩子们介绍了傣族舞蹈的,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该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
图为支教团成员教授舞蹈《采桑谣》
声乐课上,支教团成员通过声乐基础教学和合唱练习等方式,向同学们传授声乐技巧。《万疆》这首歌曲独特的节奏和动听的旋律,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激发了孩子们学唱的热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该歌曲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发起。歌曲表达了在苍天一隅、在这长城内外,在炎黄子孙所在的百万疆土之上,是一片国泰民安、山河无恙。吾国万疆,大爱无疆。
支教团在体育课上融入巧思,相比传统课程更加有趣。为了让孩子们接触并了解篮球这项运动,支教团成员在课上教授了篮球操。篮球操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图为支教团成员教授篮球操
团队还开设了一门以《三字经》为教材的口语与表达课。《三字经》是中国传统教育经典之一,其简洁而含义深远的文字深受学生喜爱。通过阅读《三字经》,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在课堂上,支教团成员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结合故事讲解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们对《三字经》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学生们积极参与,表达自己对于每个故事的理解与感悟。
支教践初心,实践助振兴
支教团在夏令营期间还开设了卫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科学小实验、正确认识网络游戏、正确认识网络用语、拒绝校园欺凌、感恩教育等主题课堂,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积极互动。“未来我们仍会持续关注乡村留守儿童群体的生活学习状况,及时给予教育和关爱”。支教团成员说道。
图为支教团成员与孩子们合照
2025年8月9号至8月1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团的7名同学前往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了暑假 “三下乡” 实践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位
6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以“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与精神传承”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本次实践团队由学子王子豪担任领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盛夏七月的关中平原绿意盎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渭水清源,绿动关中” 实践团七十名师生,带着环境学科专业硬实力与守护绿水青山的使命担当,于 7 月 15 日至 30 日深入西安、咸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精诚合作,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完成调研工作。我们深知,精准认知土地国情是科学决策的基石。在起初确定选题时,可谓是千头万绪,又临近考试。一遍团队内部激烈讨论,一边与指导老师深入探讨,选题迟迟定不下来。经过半个月的反复